-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教育的目的》读后感2000字
莫让儿童为知识所害——《教育的目的》读后感2000字:
人们普遍认为知识是智慧的源泉,具有改变命运的伟力。掌握了
知识,似乎就掌握了人生。然而,事实上并未如此。早在1929年,
教育家怀特海先生在其著作《教育的目的》中就深刻地阐明,知识应
是生命腾飞的基础,但不合宜的知识学习对儿童是相当有害的。哪些
不合宜的知识学习,对儿童有害呢?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三点:
(一)学习的知识是僵化的
所谓僵化的知识,是指非原理性的知识。这种知识不具有普世性、
不能帮助儿童理解生活、解决问题。学习过多的僵化知识,会使儿童
背上沉重的知识包袱,使其思想呆滞。
然而,笔者通过观察发现,如今儿童学习的很多知识其实都是僵
化的知识。例如,儿童学习音乐学科时,被要求记忆大量的有关音乐
家的信息;学习美术时,被要求记忆各类门派的作画风格以及代表性
人物;学习语文学科时,被要求掌握大量的并无实用意义的文学常
识……这些僵化的知识,不能激起任何思想活力的火花,对于儿童学
科素养的形成几无益处。
怀特海认为,童年是智力发展的浪漫期。在这一时期,儿童懵懂
地面对若隐若现的内容,不知所措却又兴奋异常。此时的知识学习,
1
应努力追求让儿童的心灵中编织出一幅和谐的、缤纷的图案。若在此
时让儿童记忆过多僵化的知识,那将会扑灭儿童学习的欲望,折断儿
童想象的翅膀,挫伤儿童学习的热情。
“少即是多”,在智力发展的浪漫阶段,让儿童学习少量的原理
性知识,便为儿童提供了更多自主思考和自由想象的空间,利于儿童
独立构建五彩缤纷的心灵世界,也有利于儿童保持对学习的浪漫情感,
为后期的精确学习、综合学习奠下坚实的基础。
(二)学习过程是灌输式的
怀特海认为:“人的大脑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它是永恒活动着
的。”知识,是客观性的存在,其本身并无意义,只有在被挖掘、被运
用时,才焕发出令人瞩目的光辉。有意义的学习过程,应是伴随着发
现、猜想、推理、验证的探究过程,而不是被迫地强制性的灌输过程。
保罗﹒弗莱雷在《被压迫者教育学》中指出:“学生对灌输的知
识存储得越多,就越不能培养其作为世界改造者对世界进行干预而产
生的批判意识。”批判意识,是批判得以发生的关键性前提。丧失了
批判意识的人,将沦为没有自主思想的“奴隶”,也就失去了改造世
界的可能机遇。
然而,灌输式学习不仅让儿童沦为没有批评意识的“知识奴隶”,
也让儿童的自主学习力变得衰弱乃至几近丧失。卢梭在《爱弥儿》中
2
指出,读后感教育始于生命的诞生。孩子一出生,就
是大自然的学生。这就充分说明人天生具有学习力。灌输式学习,会
无情地剥夺了儿童自主学习的机遇,也会逐渐削弱了儿童天生的学习
力。正如怀特海所言,在较小的年纪反复灌输精确的知识,就会扼杀
学生的首创精神和求知兴趣。
灌输式学习的实质,是对儿童智力发展规律的漠视,是对儿童生
命成长的一种戕害。
(三)所学的知识不被运用
怀特海在《教育的目的》中关于知识的运用是这样论述的:“教
育是教人们如何运用知识的艺术”、“知识的重要性在于它的运用,在
于我们对它的能动的掌握——也就是说,在于智慧”。这就告诉我们,
儿童只有在知识运用的过程中,才能将知识转化为智慧,才能变成生
命的力量。
然而,在当下的中小学校园里,知识不被运用或“伪运用”的现
象普遍存在。由于受应试的影响,儿童大多只是在思维世界中运用知
识,在考卷中呈现运用知识的过程和结果。事实上,在纸上运用知识,
与在实际生活中运用知识是完全不同的。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会发现
很多儿童能够在考试中获得高分,却解决不了任何实际的问题。例如,
有的儿童在数学考试中能正确解答关于分数的题目,却不会在生活中
3
运用分数的概念和原理去解决关于“分配”的问题。
怀特海在《教育的目的》中提醒人们要记住:“不能加以利用的
知识是相当有害的”“知识的唯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