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历史
第
第PAGE8页共NUMPAGES12页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正面战场的抗战
A卷(基础)
一、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中国抗日战争中某次战役后,苏联《真理报》有报道:“在山东长久战争之后,中国军队不但已打败进攻的敌军,并且消灭大部,缴获这部分残敌的全部战具,惊人数量的步枪、大炮、坦克、军火等。”下列关于这场战争影响的表述正确的是()
A.抗战以来的第一次大捷
B.中华民族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C.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最大规模的战役
D.抗战以来的重大胜利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台儿庄战役的相关知识,关键信息是“在山东长久战争之后,中国军队不但已打败进攻的敌军,并且消灭大部,缴获这部分残敌的全部战具,惊人数量的步枪、大炮、坦克、军火等”。台儿庄战役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
【知识点】台儿庄战役
【难度】★
【题型】选择题
2.叶挺将军曾评价万家岭战役为:“万家岭大捷,挽洪都于垂危,作江汉之保障,并与平型关、台儿庄鼎足而三,盛名当永垂不朽。”这次战役发生在哪次大会战中()
A.徐州会战
B.太原会战
C.武汉会战
D.淞沪会战
【答案】C
【解析】本题以叶挺将军曾评价万家岭战役为依托,考查武汉会战。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知识点】武汉会战
【难度】★
【题型】选择题
3.1941年,英美盟军在太平洋战场上接连败退,但在中国战场上我国取得了一次正面战场的胜利,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这次战役是()
A.淞沪会战
B.徐州会战
C.武汉会战
D.第三次长沙会战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第三次长沙会战的相关史实。1941年12月,正当英美盟军在太平洋战场接连败退之际,中国战场上却喜迎第三次长沙会战胜利,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
【知识点】第三次长沙会战
【难度】★
【题型】选择题
4.1942年1月,美国海军部长诺克斯在《告中国人民书》中指出:“数周以来,贵国之长沙伟大之战绩,非仅为中国之胜利,抑且为所有同盟国共同之胜利,而为打击整个轴心国之胜利。”这说明第三次长沙会战()
A.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
B.鼓舞了盟国的反法西斯斗争
C.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第一次胜利
D.宣告日军“速战速决”战略的破产
【答案】B
【解析】题干关键信息“数周以来,贵国之长沙伟大之战绩,非仅为中国之胜利,抑且为所有同盟国共同之胜利,而为打击整个轴心国之胜利”,说明第三次长沙会战鼓舞了盟国的反法西斯斗争。
【知识点】第三次长沙会战
【难度】★
【题型】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
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这里,我们发挥了震天的威力;在这里,用血写就了伟大的史诗;在这里,事实泄尽了敌人的底;在这里,我们杀退了寇兵。在残破的北城头插上了国旗!……台儿庄一片灰烬,台儿庄的名字和时间争长……
——摘编自臧克家《死灰里萌出了新生的嫩芽》
材料二士兵打完了你就自己上前填进去。你填过了,我就来填进去。有谁敢退过运河者,杀无赦!
——集团军司令孙连仲
(1)与上述材料相关的战役属于正面战场的抗战还是敌后战场的抗战?
(2)这次战役有什么重要的历史意义?
(3)你从材料二中能感受到中国军队的什么精神?
【答案】(1)正面战场。
(2)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振奋了中国军民的精神,坚定了抗战意志和信念。
(3)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等。
【知识点】台儿庄战役
【难度】★
【题型】非选择题
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抗战时期,中国的国土面积是日本的31倍。这是一个非常有利的地理条件。再加之,在这广阔的土地上,遍布全境的高山、丘陵,奔流其间的泱泱大河,犹如铜墙铁壁,对日军的侵略形成了有力的阻隔。
——子今、沈伟烈《国破幸有山河在》
材料二1938—1944年,腥风血雨的四次“长沙大会战”,是十四年全国抗战中中日双方出动兵力最多(日军66万人次,中国军队100余万人次)、规模最大、历时最长的一次大会战。这场震惊世界的会战前三次以中国军队的胜利而告结束,日军受到中国军队的沉重打击,日军共伤亡10.7万人,中国军队共伤亡13万人。
材料三在战略相持阶段(1941年至1945年8月),国民政府对抗日比较消极。在此阶段,国民党军队基本上没有对日军采取主动的战略或战役性攻势,1942年下半年以后的两年多时间里,国民党正面战场基本上呈现出与日军互不相扰的休战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