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精选课件(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8《茶馆》.pptx

高二语文精选课件(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8《茶馆》.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导入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曹禺创作的话剧《雷雨》,像惊雷一般震撼了当时整个剧坛,我们在这部剧里深刻感受到了遵循“三一律”话剧的矛盾的集中性特点。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又一部反映社会现实的经典话剧诞生,这就是老舍先生的《茶馆》。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茶馆》第一幕,共同来了解这幕剧的具体内容,感受它的矛盾冲突。

亮标1.了解作家作品,掌握话剧相关知识,理清《茶馆》剧情。2.分析剧中人物对话,把握各异的人物形象,了解人物形象背后所代表的时代意义。3.关注戏剧冲突,从人物之间、人物与时代的矛盾中,感受旧时代的黑暗社会现状。4.把握《茶馆》主题意蕴及语言特色。

第一部分知人论世

作者简介老舍(1899-1966)人民艺术家作者身份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是我国五四运动以来新文学的开拓者之一,现代杰出的语言艺术家,享有世界声誉的爱国主义作家、人民艺术家。曾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协副主席等职。1951年获“人民艺术家”称号。

创作特点老舍的作品大多取材于北京胡同里小人物的日常生活。老舍的作品表现出鲜明的反帝爱国的题旨,具有强烈的民族自尊感和炽热的爱国主义。老舍的作品从人民群众的口头语言中汲取和提炼文学语言,娴熟地运用“京味”十足的文学语言。老舍的作品具有大众化、通俗性、民族色彩浓厚等特点,从形式到内容都能够雅俗共赏。老舍(1899-1966)作者简介

代表作品他以小说、剧作和曲艺著称于世,在散文、诗歌、杂文方面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一生写下多部长篇小说,70多部(篇)中短篇小说,30多部剧作,近20部译著等。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等,剧本有《茶馆》《龙须沟》。他的其他重要作品还有长篇小说《牛天赐传》《离婚》《鼓书艺人》、中篇小说《我这一辈子》、短篇小说《月牙儿》、话剧《方珍珠》等。作者简介老舍(1899-1966)

作者作品老舍的一生,总是忘我地工作,他是文艺界当之无愧的“劳动模范”。1966年8月24日,由于受到文化大革命运动中恶毒的攻击和迫害,老舍被逼无奈之下含冤自沉于北京太平湖。2017年9月,中国现代文学长篇小说经典《四世同堂》由东方出版中心出版上市。这是该作自发表以来第一次以完整版形式出版。1978年,老舍得到平反,恢复“人民艺术家”的称号。墓碑上刻写着老舍的一句话:“文艺界尽责的小卒,睡在这里。”

《茶馆》是20世纪中国戏剧的经典之作。作品以老北京裕泰茶馆为舞台,用茶馆里各色人物个人生活的变化,来展示清末到民国半个多世纪中国社会的沧桑变化。作品通过描写富于北京风俗特点的日常生活,展现了市井百态,写出了旧时代的社会风貌,堪称当代话剧的典范。作者作品

戏剧的特点第一,高度集中的社会生活。剧本必须适应舞台演出,篇幅不能太长,人物不能过多,场景不能过多地变换。第二,尖锐激烈的戏剧冲突。剧本必须有集中、尖锐的矛盾冲突,戏剧冲突发展变化;过程构成剧本的情节结构,情节结构一般分为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四个部分。第三,个性化的人物语言。人物的语言和动作必须符合各自的身份和性格特点。

剧情概括全剧共三幕,各写一个时代第一幕(节选部分):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后,裕泰茶馆生意兴隆,三教九流,各色人等云集于此。第二幕:军阀混战时期,茶馆生意艰难,尽管王利发苦心改良,也只能惨淡经营。第三幕:抗战胜利以后,国民党统治时期的社会生活。剧中所有的正直人,都陷入一种不能自拔的困境之中。

《茶馆》《茶馆》代表了老舍话剧创作的最高成就,作品以旧北京城中一个大茶馆——裕泰茶馆的兴哀为背景,通过对茶馆及各人物命运变迁的描写,反映了从清末、民初到抗战胜利后三个不同时代的近50年的社会面貌,揭示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的动荡、黑暗和罪恶。

创作背景1956年,毛泽东主席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双百方针,鼓励文艺繁荣发展。同年8月,作者老舍完成了一部配合第一届人大和宪法通过,歌颂人民普选的作品《一家代表》,故事从“戊戌变法”开始,一直写到解放后的普选,其中第一幕的场景,就是清末民初的一家大茶馆,之后作者老舍又创作了《秦氏三兄弟》,这个剧本写的是历代的宪法改革,以秦家为背景。老舍将这部作品与北京人艺的曹禺、焦菊隐、夏淳等艺术家进行了讨论。他们一致认为,第一幕茶馆里的戏非常生动精彩,后几幕则较弱,建议以第一幕为基础发展成一个戏,之后老舍创作了话剧《茶馆》。

解题“茶馆”,卖茶水的铺子,设有座位,供顾客喝茶,是三教九流的聚会处,可容纳各色人物。剧中,“茶馆”指王利发在北京开的“裕泰茶馆”,既是人物活动的主要场所,又是展示社会面貌的窗口。

第二部分初读课文

第一幕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一个初秋的上午,裕泰茶馆开始营业

文档评论(0)

138****757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