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蛟龙”探海》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pdf

24《“蛟龙”探海》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60年前,

毛泽东主席描绘了一幅遨游天地的浪漫画卷。

如今,随着中国的科技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

日益增强,“上天入海”早已成为现实。今天,

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2012年那次“蛟龙”入

海、“神九”上天的动人场景吧!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24“蛟龙”探海

学习目标

1.快速阅读课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2.了解“蛟龙”探海的来龙去脉,拓展对课文

内容的理解。

3.理解“蛟龙”探海所呈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

价值。

必备知识走近作者

许晨,出生于1955年,山东德

州人,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

员,第五届冰心散文奖、第七

届鲁迅文学奖获得者。

主要作品:《居者有其屋》《真情大援川》《

巍巍“泰山”》等。

必备知识创作背景

本文选自《第四极——中国“蛟龙

号”挑战深海》。作者是一位对海

洋有着深厚情感的作家。2012年6月

24日,“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在马

里亚纳海沟创下最大下潜深度7020

米的中国载人深潜纪录,实现了中华民族“下五洋捉

鳖”的美好愿景。作者以此为素材,创作了《第四极

——中国“蛟龙号”挑战深海》。

为了写好这部作品,差不多四个年头,作者

不断地查阅、采访、收集、整理海洋文化的

材料。2014年的夏天,他跟随“蛟龙号”在

海上漂泊了近两个月,与“蛟龙号”研发、

深潜、后勤保障等参与者朝夕相处,收获了

大量第一手鲜活而丰富的写作素材。

这部作品以我国海洋科技界的“国宝”——载人潜水

器“蛟龙号”为书写对象,歌颂了中国载人深潜精神。

必记字词字音字形

jiāo

蛟龙()

nézhā

哪吒()

suì

pánshān

深邃()

蹒跚()

(jiān)晚间间不容发

(jiàn)间隙红白相间

(kǎn)门槛

(jiàn)兽槛

坐(zuò)坐标坐落

蓦(mò)蓦然

座(zuò)星座座钟

摹(mó)描摹

瞩(zhǔ)瞩目募(mù)募捐

嘱(zhǔ)嘱托慕(mù)羡慕

必记字词词义理解

蹒跚:腿脚不灵便,走路缓慢、摇摆的样子。

淋漓尽致:形容文章、谈话详尽、透彻,发挥充分,

也形容暴露得很彻底。

蓦然:突然,猛然。

浩瀚:水势盛大,没有边际。

踌躇满志:心满意足、从容自得的样子。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快速阅读课文,思考:

小晨的爷爷问小晨:“‘蛟龙’探海是怎么回事?”

如果你是小晨,你能否按时间顺序将“蛟龙”探海的

来龙去脉简要介绍一下?

示例:爷爷,“蛟龙”探海是我国的一项载人深潜工

程。

进入20世纪后,深达1000米、3000米、6000米的

大洋深海中,相继出现了美国人、俄罗斯人、法国人、

日本人的身影,中国自然也不能落后。我国载人潜水

器“蛟龙号”在2009年、2010年、2011年分别成功下

潜1000米、3000米和50

文档评论(0)

zilubuyu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