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2 语言文字运用(多题型考点)20题(解析版)(上海专用).docx

专题02 语言文字运用(多题型考点)20题(解析版)(上海专用).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3

PAGE4

专题02语言文字运用

(多题型考点)20题(解析版)

选材说明:分三个版块,第一版块为重温经典题型8篇,第二版块跃升精练7篇,第三版块期末预测5篇。

重温经典

重温经典

一、选择题组

1.(2023·上海普陀·高一曹杨二中校考期末)按要求选择。

(1)下列选项中,名句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小明被评为“孝心少年”,颁奖词中写道:“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B.小王学花样滑冰十年终获大奖,同伴称道:“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C.他乡偶遇多年未见好友,小林用“人生所贵在知己,四海相逢骨肉亲”来表达心情。

D.小李和小黄常常共同学习,相互探讨,可谓是“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2)填入下列语段空白处的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实践是不断发展的,因此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它既具有绝对的意义,又具有相对的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但是,今天的实践回答不了的问题,以后的实践终究会回答它,就这点来讲,它不是绝对的。

①就实践在它发展的一定阶段上都有其局限性

②不能无条件地完全证实或完全驳倒一切思想和理论这一点来讲

③它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④就一切思想和理论都必须由实践来检验这一点讲

⑤它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A.④⑤①②③ B.①②③④⑤ C.①②⑤④③ D.④③①②⑤

【答案】(1)A

(2)D

【详解】(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语言表达得体的能力。

A.“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意思是从枝头上掉下来的落花,却不是无情之物,它化成了春天的泥土,还能起着培育“下一代”的作用。不能形容对父母的孝心。

故选A。

(2)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句子衔接排序的能力。

由上句“它既具有绝对的意义,又具有相对的意义”可知,先说“绝对”,再说“相对”,根据空格处的分号可知,前两空是在讲“绝对”,后三句是在讲“相对”。

③④为一组,是在讲“绝对”,①②⑤为一组,是在讲“绝对”。“就……讲”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所以④在前,③在后;“就……讲”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所以①②在前,⑤在后。正确排序为:④③①②⑤。

故选D。

2.(2023·上海浦东新·高一上海市进才中学校考期末)按要求选择。

(1)小朱在上次考试中成绩不甚理想,心情十分低落。请问以下哪句古诗适合作为安慰他的话?(???)

A.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B.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何人不识君。

C.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D.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2)以下人物与判词对应关系正确的一项是(???)

A.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林黛玉

B.势败休云贵,家亡莫论亲;偶因济刘氏,巧得遇恩人。——薛蟠

C.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清明涕泣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薛宝钗

D.富贵又何为?襁褓之间父母违。展眼吊斜晖,湘江水逝楚云飞。——史湘云

【答案】(1)C

(2)D

【详解】(1)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句含义的能力。

A.意思是只要有利于国家,哪怕是死,我也要去做;哪能因为害怕灾祸而逃避呢。它表现了刚正不阿的高尚品德和忠诚无私的爱国情操,不适合考试中成绩不甚理想的安慰话。

B.意思是不要担心前路没有知己,因为天下人都认识你。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和对未来的信心,不适合考试中成绩不甚理想的安慰话。

C.意思是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仍将会有一天会乘长风破万里浪,挂上云帆,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引申为相信总有一天会实现理想施展抱负,给人以激励,适合考试中成绩不甚理想的安慰话。

D.意思是花儿已经枯萎凋残,风儿吹得它漫天旋转。退尽了鲜红颜色,消失了芳香,有谁对它同情哀怜?是对自身飘零命运的伤感,不适合考试中成绩不甚理想的安慰话。

故选C。

(2)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的人物形象、思想内涵和艺术特色的理解、分析能力。

A.“凡鸟偏从末世来”指的是凤姐这么一个能干的女强人生于末世的不幸,“凡鸟”是繁体里的“凤”字,也就暗指王熙凤。从凤字拆出来得“凡鸟”二字比喻庸才,借用吕安对喜的典故,点出“凤”,自然是种讥讽。“一从二令三人木”指的是丈夫贾链对凤姐的态度变化。新婚后先“从”,对她百依百顺,样样都听她的;“二令”解为“冷”,指的是丈夫对她的渐渐冷淡与开始对她发号施令;“三人木”以“拆字法”是指她最后被休弃的命运。“哭向金陵事更哀”就是她被休弃后哭着回娘家的悲哀的写照。所以此判词对应的是王熙凤。

B.这四句判词展示了巧姐的遭际与归宿。开头两句中的“势败”与“家亡”均指贾府的衰亡、败落,点明巧姐的遭际与贾府的衰亡紧密地连在一起。“休云贵”说巧姐此时的显贵出身已无从谈起,“莫论亲”更暗示了她的“狠舅奸

文档评论(0)

158****199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11月15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