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地震的产生是由于地球内部的地壳板块在地球内部的运动中发生了相互碰撞或者地壳内部的应力累积到一定程度后的突然释放。这些情况都可以导致地震的发生。
板块构造学说是一种广泛接受的理论,它认为地球的岩石圈可以分为若干个大的板块,这些板块实际上是在地球表面的地幔柱上移动的。当板块发生碰撞或者分离时,就会导致地震的发生。例如,当两个板块相互碰撞并产生挤压时,地壳会发生弯曲和变形,这种变形可能会在某些区域积累到一定程度后突然释放,从而引发地震。;;第一大地震带是环太平洋地震带,即太平洋的周边地区,包括南美洲的智利、秘鲁,北美洲的危地马拉、墨西哥、美国等国家的西海岸,阿留申群岛、千岛群岛、日本列岛、琉球群岛以及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和新西兰等国家和地区。
全世界约80%的浅源地震、90%的中源地震和几乎全部的深源地震都发生在这一带。所释放的地震能量约占全世界总能量的80%,其面积占世界地震总面积的1/2。;第二大地震带是欧亚地震带,这是一条横跨欧亚大陆,从欧洲地中海经希腊、土耳其、我国的西藏延伸到太平洋,也称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全长两万多千米,跨欧、亚、非三大洲,宽度各地不一,在大陆部分常有较大的宽度,并有分支现象。;第三大地震带是海岭地震带,分布在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中的海岭(海底山脉)。它是对陆地影响最小的世界地震带。;;;;;;;;;;;;;1999年9月21日,我国台湾省南投县集集镇发生了里氏7.6级、震源深度为7.0km的地震。图1-2所示为地震加速度记录仪记录到的该地震动加速度时程曲线(地震波曲线)。通过对该加速度时程曲线的数字处理,可以揭示其频谱(周期)特性。该曲线的加速度幅值为100cm/s2,持续时间约为80s,峰值处的周期(卓越周期)约为0.51s。;;;地球上的地震有强有弱。用来衡量地震强度大小的标准有两个:一个是地震震级,另一个是地震烈度。;;;地震按震级的分类如表1-2所示。;;;;表1-3为2021年实施的中国地震烈度表。;表1-3为2021年实施的中国地震烈度表(续1)。;表1-3为2021年实施的中国地震烈度表(续2)。;表1-3为2021年实施的中国地震烈度表(续3)。;表1-4地震震级与震中烈度的大致对??关系;;2.抗震设防烈度;3.众值烈度;;;;1.4地震震害;;;1.4地震震害;;1.4地震震害;;1.4地震震害;;;;;;;;;;;1.5工程结构的抗震设防;;;;;;;1.抗震设计一般包括抗震概念设计、抗震计算和抗震措施(包括抗震构造措施)
①抗震概念设计。从总体上把握抗震设计的基本原则。
②抗震计算。为抗震设计提供定量手段。
③抗震措施。从保证结构整体性和加强局部薄弱环节等方面保证抗震计算结构的有效性。
上述抗震设计三个层面的内容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忽视任何一部分,都可能导致抗震设计的失败。有关抗震计算和抗震构造措施的内容将在后续章节中介绍,本章主要讨论抗震概念设计的问题。;
目前的抗震设计,多是按照现行抗震规范编制的处方式条款进行的概念设计,如地震作用的计算、结构的选型、对房屋高度的限制、抗震等级的选择、不同抗震等级中的调整系数和构造措施等,也就是说,一般工程都用小震下的承载力验算和变形验算来保证“小震不坏和中震可修”,用概念设计和构造措施来保证“大震不倒”,那么建筑物是否能真正做到“大震不倒”呢?无法证实,按能力设计的理念编制的处方式设计规范只能从宏观定性上使结构满足抗震设防的要求,而不是真正反映结构在中、大震下受力、变形的量化指标及形态。;;;;;;;;;;;;;;;;;;;(1)不规则,指的是超过表2-2和表2-3中一项或两项的不规则指标。
三种平面不规则:
;;;三种竖向不规则:
;;;;;;;;;;
非结构构件一般是指在结构分析中不考虑承受重力荷载、风荷载及地震作用的构件。建筑非结构构件指建筑中除承重骨架体系以外的固定构件和部件,主要包括非承重墙体,附着于楼面和屋面结构的构件、装饰构件和部件、固定于楼面的大型储物架等。;;;;;抗震结构在材料选用、施工程序特别是材料代换上有其特殊的要求,主要是指减少材料的脆性和贯彻原设计意图,需要在结构总说明中予以明确交代。;;;;;;;多次大地震及特大地震的震害表明,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城市人口密度的增加,城市设施越来越复杂,经济生活的节奏越来越快,地震震害所引起的经济损失也急剧增加,因此,“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笼统设计概念是不全面的,已不能完全满足现代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要求,而是应采用高于(或不低于)基本抗震设防目标的性能化设计方法,控制建筑和设施的地震破坏,保持地震时正常的生产、生活功能,减少地震对社会经济生活所带来的危害。;抗震性能化设计是解决复杂工程抗震设计问题的有效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