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新课标高中语文55分精编精练题(01)
一、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材料一:
??庄宗之嗣位也,志在渡河,但恨河东地狭兵少,思欲百练其众,以取必胜于天下,乃下令曰:“凡出师骑军不见贼不许骑马或步骑前后已定不得越军分以避险恶。其分路并进,期会有处,不得违晷刻。并在路敢言病者,皆斩之。”故三军惧法而戮力,皆一以当百。故朱梁举天下而不能御,卒为所灭,良有以也。初,庄宗为公子时,雅好音律,又能自撰曲子词。其后凡用军,皆以所撰词授之,使揭声而唱,谓之“御制”。至于入阵,不论胜负,马头才转,则众歌齐作。故凡所斗战,人忘其死,斯亦用军之一奇也。
(节选自陶岳《五代史补》卷二)
材料二:
??李存勖不可以为天子,然固将帅之才也,知用兵之略矣,得英主而御之,与韩信齿。奚以明其然邪?自克用以来,太原其根本也,则泽、潞其喉吭也;太行之险一失,则井陉之道且危。存勖殚全力以图东方,澶、郓悬隔千里之外,间以赵、魏,潞州叛,泽州陷,太原内蹙,而东出之师,若脊断而不能举。于斯时也,不知兵者,必且舍澶、郓以旋师而西顾,乃一受其掣,而踉跄以返,王彦章①之流,蹑其迹而乘之,太原其委命之墟矣。而存勖之计此决矣,李继韬②之内叛,视若疥癣;泽州之失,弃若赘疣;急攻杨刘③,疾趋汴、洛,一战而朱氏以亡,其神矣哉!太原自克用修缮城隍以来,非旦夕可拔者,大兵集于东方,继韬虽狡,梁人虽鸷,必不敢遽尔合围,不忧归师之夹逼。敌见吾视泽、潞之乱若罔闻,则益不测吾之所为,胆先自破,沮其乘虚之计,而河上之师④终恃此以为挠我之令图,则虑我之情缓,而相防之计疏。此一举而袭梁都、夷友贞⑤、平河南,规恢之大略也。微韩信,孰足以及此?谓存勖为将帅之才,非虚加之矣。???
(节选自王夫之《读通鉴论》卷二十八)
[注]①王彦章:后梁将领。②李继韬:后唐将领,此时驻守潞州。③杨刘:地名,黄河上的一个渡口。④河上之师:指后梁将领段凝统率的军队,驻防黄河渡口。⑤友贞:即朱友贞,后梁末代君主。
1.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纸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凡出A师B骑军不见C贼不许骑马F或步骑R前后已定G不得G越军H分以避险恶。
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以取必胜于天下”与《过秦论》“以弱天下之民”的“以”用法相同。
B.期,约定,与《归去来兮辞》“帝乡不可期”的“期”字意思不同。
C.一,完全,与《屈原列传》“冀幸君之一悟”的“一”字意思不同。
D.视,看待、对待,与《兰亭集序》“后之视今”的“视”意思相同。
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李存勖即位以后为解决兵力太少的问题,颁布严苛的军令,增强了军队的凝聚力,提高了士兵的战斗力,作战时都能以一当百。
B.李存勖喜欢音律又能撰写曲子词,出兵打仗时把撰写的曲子词教给士兵,让士兵高声歌唱,士兵在冲锋陷阵时都能够忘死而战。
C.王夫之认为泽州、潞州及太原等地的严峻形势会导致后唐东出的军队难以行动,王彦章随后的追击让李存勖差点在太原丢命。
D.后梁驻防黄河渡口的军队认为后唐会受到泽州、潞州变乱的影响而放缓东进作战的行动,因而防范后唐的计策也就粗疏了。??
4.把下面的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故朱梁举天下而不能御,卒为所灭,良有以也。
(2)微韩信,孰足以及此?谓存勖为将帅之才,非虚加之矣。(4分)
5.王夫之强调李存勖“固将帅之才也”,材料中有哪些事实可以支持王夫之的观点?请简要概括。(3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6~7题。
春日怀秦髯
李彭
山雨萧萧作快晴,郊园物物近清明。
花如解语迎人笑,草不知名随意生。
晚节①渐于春事懒,病躯却怕酒壶倾。
睡余苦忆旧交友,应在日边②听流莺。
[注]①晚节:晚年。②日边:指天子近旁或国都。
6.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一场春雨过后,郊园春意盎然,景象明媚,生机勃勃,给人以赏心悦目之感。
B.诗歌用拟人手法来写花,既写出了鲜花绽放之姿,又写出了花对游人的亲近。
C.颈联中“病躯”交代了诗人身体状况,“春事懒”“却怕”反映了诗人的心境。
D.尾句想象友人在京城的生活,表达了作者对自己境遇的不满和对友人的羡慕。
7.此诗运用了衬托手法,请结合相关内容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当好友来访时,我们如果想表达对朋友到来的喜悦和真诚欢迎,则可以引用杜甫《客至》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诗。?
(2)在柳宗元的《种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新课标高中语文55分精编精练题(古诗文+语言文字运用)02.docx
- 新课标高中语文55分精编精练题(古诗文+语言文字运用)04.docx
- 新课标高中语文55分精编精练题(古诗文+语言文字运用)05.docx
- 新课标高中语文55分精编精练题(古诗文+语言文字运用)06.docx
- 新课标高中语文55分精编精练题(古诗文+语言文字运用)08.docx
- 新课标高中语文55分精编精练题(古诗文+语言文字运用)09.docx
- 新课标高中语文55分精编精练题(古诗文+语言文字运用)11.docx
- 新课标高中语文55分精编精练题(古诗文+语言文字运用)12.docx
- 新课标高中语文55分精编精练题(古诗文+语言文字运用)13.docx
- 新课标高中语文55分精编精练题(古诗文+语言文字运用)14.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