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高中语文55分精编精练题(古诗文+语言文字运用)13.docxVIP

新课标高中语文55分精编精练题(古诗文+语言文字运用)13.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新课标高中语文55分精编精练题(13)

一、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小题。

材料一:

赵孝成王德公子[注]之矫夺晋鄙兵而存赵,乃与平原君计,以五城封公子。公子闻之,意骄矜而有自功之色。客有说公子曰:“物有不可忘,或有不可不忘。夫人有德于公子,公子不可忘也;公子有德于人,愿公子忘之也。且矫魏王令,夺晋鄙兵以救赵,于赵则有功矣,于魏则未为忠臣也。公子乃自骄而功之,窃为公子不取也。”于是公子立自责,似若无所容者。赵王埽除自迎,执主人之礼,引公子就西阶。公子侧行辞让,从东阶上。

(选自《史记·信陵君列传》,有删改)

[注]公子:魏公子魏无忌,即信陵君。

材料二:

论者以窃符为信陵君之罪,余以为此未足以罪信陵也。然则信陵果无罪乎?曰:又不然也。余所诛者,信陵君之心也。

信陵一公子耳,魏固有王也。赵不请救于王,而谆谆焉请救于信陵,是赵知有信陵,不知有王也。平原君以婚姻激信陵,而信陵亦自以婚姻之故,欲急救赵,是信陵知有婚姻,不知有王也。其窃符也,非为魏也,非为六国也,为赵焉耳;非为赵也,为一平原君耳。使祸不在赵,而在他国,则虽撤魏之障,撤六国之障,信陵亦必不救。使赵无平原,或平原而非信陵之姻戚,虽赵亡,信陵亦必不救。则是赵王与社稷之轻重,不能当一平原公子,而魏之兵甲所恃以固其社稷者,只以供信陵君一姻戚之用。幸而战胜,可也;不幸战不胜为虏于秦是倾魏国数百年社稷以殉姻戚吾不知信陵何以谢魏王也?

夫窃符之计,盖出于侯生,而如姬成之也。侯生教公子以窃符,如姬为公子窃符于王之卧内,是二人亦知有信陵,不知有王也。余以为信陵之自为计,曷若以唇齿之势激谏于王,不听,则以其欲死秦师者而死于魏王之前,王必悟矣。侯生为信陵计,曷若见魏王而说之救赵,不听,则以其欲死信陵君者而死于魏王之前,王亦必悟矣。如姬有意于报信陵,曷若乘王之隙而日夜劝之救,不听,则以其欲为公子死者而死于魏王之前,王亦必悟矣。如此,则信陵君不负魏,亦不负赵;二人不负王,亦不负信陵君。何为计不出此?信陵知有婚姻之赵,不知有王。内则幸姬,外则邻国,贱则夷门野人,又皆知有公子,不知有王。则是魏仅有一孤王耳。

(选自《古文观止·信陵君救赵论》,有删改)

10.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不幸A战不胜B为虏C于秦D是倾魏国E数百年社稷F以殉姻戚G吾不知信陵H何以谢魏王也?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部分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德,感激,名词活用为动词,与“故贼人以利其身”(《兼爱》)中的“贼”用法不同。

B.“公子有德于人”与“非抗于九国之师也”(《过秦论》)两句文言句式相同。

C.请,请求,与《归去来兮辞》“请息交以绝游”中的“请”意思不同。

D.“使赵无平原”与“使六国各爱其人”(《阿房宫赋》)中的“使”意思相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赵孝成王感激信陵君保存了赵国,准备用五座城封赏给信陵君,信陵君听说后,露出了自以为有功的神色。

B.赵王用隆重的礼节领着信陵君到西边台阶,信陵君则侧行谦让,从东边的台阶上去,以此表明对赵王的尊敬。

C.材料二中作者开篇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信陵君的罪不在盗兵符,而在信陵君的私心,然后就此加以分析论证。

D.材料二中作者认为侯生、如姬二人在信陵君遇到困难的时候支持信陵君,没有辜负信陵君的信任,值得赞赏。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公子乃自骄而功之,窃为公子不取也。(4分)

(2)如姬有意于报信陵,曷若乘王之隙而日夜劝之救。(4分)

14.材料一中“客”是如何看待信陵君窃符救赵这一行为的?材料二中作者又是如何看待信陵君窃符救赵这一行为的?请概括说明。(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6--7题。

秋夕山斋即事

刘沧

衡门无事闭苍苔,篱下萧疏野菊开。

半夜秋风江色动,满山寒叶雨声来。

雁飞关塞霜初落,书寄乡闾人未回。

独坐高窗此时节,一弹瑶瑟自成哀。

6.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诗人身处山斋,衡门无事,“苍苔”“野菊”营造出宁静幽雅的氛围。

B.颔联以听觉来写夜里秋风吹动江水声和雨水拍打满山寒叶之声,更显秋意之浓。

C.颈联“雁飞”与“书寄”相互关联,写雁也是写人,秋雁南归衬客居未回。

D.尾联独自坐在高窗之上,一边弹着瑶瑟,一边感受着秋天的孤寂。

7.有评论此诗的人认为,本诗于“半隐半显”中抒怀达意,请结合全诗对此作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江”与“月”的交融,在古诗文中富有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十分心意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