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一、课程定位:文本价值与生态意识的双向锚定演讲人
课程定位:文本价值与生态意识的双向锚定01教学实施:从文本解码到生态意识的阶梯建构02评价反思:从知识掌握到行为改变的立体评价03目录
2025初二语文《大雁归来》生态意识培养课件
作为一名深耕初中语文教学十余年的一线教师,我始终认为,语文课堂不仅是语言文字的训练场,更是价值观念的播种机。当我翻开统编教材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奥尔多?利奥波德的《大雁归来》如同一封来自自然的信笺,字里行间跳动着对生命的敬畏与对生态的思考。2025年的今天,面对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教育之问,这篇课文恰是我们引导学生建立生态意识的优质载体。接下来,我将从课程定位、教学实施、评价反思三个维度,系统展开这节生态意识培养课的设计思路。
01课程定位:文本价值与生态意识的双向锚定
教材地位与课标呼应《大雁归来》是统编教材自然情怀主题单元的重要篇目,与《壶口瀑布》《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共同构成人与自然的对话序列。从教材编排逻辑看,本单元旨在通过经典文本的学习,引导学生关注自然,体会作者对自然的态度与思考(《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第四学段要求)。而生态意识培养作为文化自信审美创造等核心素养的有机组成,恰是这一要求的深层落点。
文本特质与生态教育的适配性利奥波德的文字自带生态哲学的温度:他不是以旁观者的视角记录大雁,而是以大地共同体成员的身份与大雁对话。文中向我们农场宣告新的季节来临的大雁知道很多事情在这种每年一度的迁徙中,整个大陆所获得的是从三月的天空洒下来的一首有益无损的带着野性的诗歌等表述,不仅是生动的文学描写,更是生命平等系统关联共生共荣等生态理念的具象化表达。这种将科学观察与人文思考熔铸一体的写作风格,为我们开展生态意识教育提供了天然的语言场与思维场。
学生认知与教育契机的把握初二学生已具备基本的文本解读能力,但对生态意识的理解多停留在保护动物不乱丢垃圾的表层认知。他们能感知大雁三月归来十一月南飞的规律,却未必能理解这种迁徙对整个生态系统的意义;能体会作者对大雁的喜爱,却难以将个体情感升华为对大地共同体的责任。这恰恰构成了本课的教学生长点——通过文本细读,将零散的生活经验转化为系统的生态认知,将感性的情感体验升华为理性的责任担当。
02教学实施:从文本解码到生态意识的阶梯建构
情境导入:搭建文本与生活的感知桥上课伊始,我会播放一段自己用手机拍摄的城市候鸟视频:镜头从小区池塘的黑水鸡掠过,转到校园香樟树上的白头鹎群,最后定格在天空中若隐若现的雁阵(素材来自去年11月带学生观鸟时的记录)。这段视频里,哪些是常客?哪些是过客?当学生说出黑水鸡常年在池塘白头鹎冬天也能看到雁阵只在春秋出现时,我顺势追问:这些过客为什么要来?它们的来去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
这样的导入设计,基于从已知到未知的认知规律。学生对身边鸟类的观察经验,成为理解大雁迁徙的认知支架;而过客与常客的对比,悄然种下生态系统动态平衡的思维种子。正如去年带学生观鸟时,有个男生指着天空说:原来燕子飞走不是抛弃我们,是去南方完成另一段生命旅程——这种对生命流动性的理解,正是生态意识的萌芽。
文本研读:挖掘语言背后的生态密码第一层级:梳理大雁档案,感知生命独特性要求学生圈画文中关于大雁的细节,制作大雁生态卡(见下表)。通过3月飞行路线食性特点(从沙滩捡食玉米)鸣声特征(辩论式、邀请式)等信息的梳理,学生不仅能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更能感受到作者笔下的大雁不是会飞的鸟,而是有家庭、有情感、有生存智慧的生命个体。
第二层级:品味抒情性语言,体悟生命平等观利奥波德的文字突破了传统说明文的冷静客观,充满他者视角的共情。我会选取三组句子进行对比赏析:
?一只燕子的来临说明不了春天,但当一群大雁冲破了3月暖流的雾霭时,春天就来到了(《大雁归来》)
文本研读:挖掘语言背后的生态密码?春天来了,小燕子从南方飞回来了(学生常见表达)引导学生发现,前者将大雁视为春天的宣告者,赋予其主动创造春天的生命地位;后者则将燕子视为季节的信号物,暗含人类对自然的主导视角。再如在这种每年一度的迁徙中,整个大陆所获得的是从三月的天空洒下来的一首有益无损的带着野性的诗歌,诗歌的比喻不仅写出大雁迁徙的诗意,更暗示其对生态系统的文化价值——这种价值不依赖于人类的需求,而是生命本身的存在意义。
第三层级:探究矛盾表述,建构系统思维文中有处看似矛盾的表述:11月份南飞的鸟群,目空一切地从我们的头上高高飞过......而三月的大雁则不同......向每个沙滩低语着,向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DB5301_T 90-2023 工程建设项目联合测绘 技术规范.pdf VIP
- 2023年湖南岳阳市第一中学高一上入学考试数学模拟试卷附答案解析.pdf VIP
- 建立良好师生关系促进教育教学.pptx
- 2025年辅警招聘考试公安基础知识(情景分析题)模拟试卷3(题后含答案及解析.pdf VIP
- 中建一局首都体育学院项目临电方案(终)(28P)2.pdf VIP
- 无领导小组讨论几个派别、无领导小组讨论角色、无领导小组讨论面试十大精准切点、无领导小组讨论答题技巧、无领导小组讨论的加分项.docx VIP
- 《无人机基础》课件.pptx VIP
- 工程增项申请表格.docx VIP
- 2021利达JB-QG-LD988EL JB-QT-LD988EL 火灾报警控制器 消防联动控制器调试手册.docx VIP
- 实验动物学发展的趋势.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