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单元概览;第5讲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1)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迭的历史脉络;
(2)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交融和区域开发和思想文化发展的新成就;
(3)理解士族、民族交融等基本概念。;
考情分析
;教材融合;时空坐标;阶段特征:魏晋南北朝时期(公元220年—公元589年);三国鼎立;(1)东汉末年三大战役;1.含义:
2.目的:
3.内容:
4.特点:
5.影响:;1.(2024·全国高考新课标卷·26)三国魏代汉、西晋代魏,都通过“禅让”实现:权臣在切实掌握军政权力后,皇帝下诏表彰其功业、德行,表示尊重天意、民心,主动让位;公卿大臣则群起劝进,权臣再三谦退,“不得已”建立新政权。“禅让”反复出现()
A.保障了政治和平稳定 B.放弃了血缘世袭传统
C.维护了特权阶层利益 D.巩固了儒学忠孝伦理
;3.曹操创立屯田制,利用士兵和农民垦种荒地,以取得军队供养和税粮。到了曹丕时期,“屯田区和郡县并置,典农本人的身份已不再是带有军事性质的农官,而是和郡守、县令(长)一体看待的地方行政官员”。这种变化说明()
A.屯田制度成功实现转型B.地方行政权力不断扩张
C.中央集权得到有效维系D.军事职能范围逐渐缩小;(二)西晋的统治(266年—316年);(2)八王之乱(291-306)
西晋是在门阀士族支持下通过政变取得政权,随后提升宗室地位和权力以限制门阀,再任用外戚以限制宗室。;◎西晋内迁各族分布图;思考:东汉以来,西北少数民族内迁的原因有哪些原因?有什么影响?;1.从北方到南方
主体是黄河流域的汉人。东汉末、三国两晋南北朝、辽宋夏金等时期北方战乱频繁,而南方相对稳定,黄河流域的农民为躲避战祸纷纷南迁。
2.从边疆到内地
主体是少数民族,如西晋时期,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共几十万人陆续内迁到今天甘肃、山西、湖北、辽宁等地。
3.从内地到边疆
大多由政府组织内地军民迁徙,从事戍守、开发、屯田等。如秦始皇迁徙内地“几万家于河套”以发展生???,加强边防。
4.从国内到国外
唐朝时,我国已有很多人到南洋,即东南亚各地生活,被当地居民称为“唐人”。;内迁少数民族也趁机建立属于自己的政权,与西晋相互攻伐。311年永嘉之乱,匈奴攻陷洛阳,俘虏晋怀帝,316年匈奴攻破长安,西晋灭亡。;知识补充:占田制(土地私有制);二、东晋与南朝;士族专权(门阀政治):东晋虽然是司马氏政权的延续,但本身司马氏在政治上威望不高,整个朝廷都由世族大家把持,最先的一个乃出身琅琊王氏的王导,其后又有陈郡谢氏的谢安、谢玄、王敦等。士族与皇权的共治,是一种在特定条件下出现的皇权政治的变态。;概念:是封建地主阶级特权发展到一定历史时期的一种表现形式。门阀士族是以宗族为纽带所形成的封建贵族特权的集团。大体萌芽于东汉后期,初步形成于曹魏与西晋,鼎盛于东晋,衰落于南北朝,崩溃于隋唐。其最大的特征是按门第高低、血缘选拔任用官吏,世袭传承。;士族门阀政治;4.(2024·湖南高考·3)表1为史籍所载东汉至南朝时期官府掌握的湖南地区户口数和人口数。其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二)南朝:宋齐梁陈;探究: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得到开发的原因?;表现;(一)十六国;(1)背景:公元4世纪后期,氐族建立的前秦统一了北方各政权,随后大举进攻南方的东晋。;(二)北朝时期:;北魏孝文帝改革;3、内容:;前提;3、内容:;1)迁都洛阳;5、影响:;拓展:从改革内容看孝文帝改革成功的原因?;6.(2024·重庆高考·2)北魏均田令规定,奴婢按编户民标准授田,但要求“奴从耕,婢从织”。北齐均田令规定“奴婢限外不课田者皆不输”。隋承齐制,大业元年(605)又规定“除妇人及奴婢、部曲(依附民)之课”。这意味着()
A.均田制逐渐遭到破坏 B.北齐奴婢不再授田
C.承担赋役是授田前提 D.隋代废除定额租调;8.(2024·甘肃高考·3)北魏孝文帝留心刑法,多次下诏改定刑律,其中太和元年诏令提到“参详旧典,务从宽仁”“民由化穆,非严刑所制”“齐之以法,示之以礼”。从上述诏令可知,孝文帝修定律法()
A.深受儒家影响 B.借鉴南朝经验 C.沿袭鲜卑传统D.意在托古改制;时期;民族交融的影响;10.(2023·湖南高考·3)南北朝后期,南北政权遣使频繁,双方挑选使节,必求“容止可观,文学优赡者”。北朝使节皆为汉族高门人物,而非鲜卑子弟。这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2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课件】-2025-2026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pptx
- 第3讲+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课件---2026届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pptx
- 第3课+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情境化教学课件)历史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pptx
- 第4讲+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课件--2025届高三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通史复习.pptx
- 第4课+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课件--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pptx
- 第4课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课件】-2025-2026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