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多功能旋耕机设计.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多功能旋耕机设计

学院:

专业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2021年3月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本科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表

设计(论文)题目

多功能旋耕机设计

设计(论文)来源

导师课题

设计(论文)类型

应用设计

设计(论文)地点

学校

文献综述(包括调研资料的准备和收集)

(一)国内研究现状

横轴式旋耕机也称为卧式旋耕机是我国最常见的旋耕机,其配套的旋耕刀为国标旋耕刀,为保证旋耕机向后抛土,其刀轴必须高于地表,因此旋耕机的耕深远小于旋耕刀回转半径,虽然国标旋耕刀最大回转半径有260mm,但实际耕深不足160mm[1]。为增大旋耕机的耕深常通过增加旋耕刀回转半径或采用双轴分层切削旋的原理。增大旋耕刀回转半径可以有效提高耕深,但过大的回转半径会使旋耕刀的扭矩急剧增大,旋耕刀每增加20mm,旋耕刀的抗弯强度就必须提高20%,因此在加工旋耕刀与刀轴时就必须对材料、外形尺寸、热处理等方面提出更高的技术要求,这就增加了加工难度提高了制造成本[2]。旋耕作业过程中刀轴与刀座是不参与土壤切削的,参考国标对刀轴与刀座的尺寸要求可知,刀轴中心必须位于地表10cm以上,因此增加旋耕刀回转半径对于增大耕深的作用十分有限,应尽量减小刀轴与地面的距离以实现增大耕深的目的,该机旋耕刀的半径有300mm,可实现20cm以上的深耕作业[3]。但该机价格昂贵、功耗大、且设计时并未考虑我国的地理环境与农作物类型,因此不适合直接引进我国[4]。采用的双轴分层切削原理的旋耕机也可以实现深耕的目的,其工作原理是将拖拉机的动力分为前后两个刀轴,工作时由前刀轴先行完成秸秆粉碎灭茬和浅层耕作工序,随后由后刀轴再在此基础上进行深耕[5-8]。

但该型旋耕机前刀轴装配灭茬刀主要目的是完成秸秆粉碎灭茬作业,在设计上是为保证灭茬质量,因此前刀辊对土壤进行前期耕作的效果有限,无法进行较大耕深的前期旋耕,对后刀轴进步深耕的帮助作用也是有限的[9-12];刀轴深耕过程不仅要切削底层未耕土层,还会对前轴已耕的碎土进行重复耕作抛土,造成了不必要的功率消耗。要实现深耕除上述两种方式以外还可以采用旋耕作法[13]。我们将工作状态下刀轴低于地表刀辊反向旋转的卧式旋耕机称为旋耕机。潜土逆旋式旋耕机因刀轴潜入地表层以下工作的特性,所以能得到大于旋耕刀回转半径的耕作深度,实现小刀辊大耕深的目的[14]。由于潜土逆旋式旋耕机在耕作时有近四分之三的时间和空间用于泥土和秸秆的搅拌,因此对秸秆、绿肥的埋覆能力也更强,覆盖率能达到80%以上,高于旋耕机国家标准规定的55%。经逆旋耕作破碎后土壤以上粗下细的顺序对秸秆进行埋覆,具有更好的透气效果[15-17]。但潜土逆旋式旋耕机也存在如下缺陷:因潜土刀轴低于地表常与植物具有韧性且复杂交错的根系接触,从而极易缠草;因土垡抛出路径经过旋耕机上罩壳,导致的旋耕机罩壳内积土严重;因向后抛土不完全导致的刀辊前方堆土增加了旋耕机的功耗;这些问题都严重影响了潜土逆旋式旋耕机的应用与推广[18]。因此在已有的潜土逆旋的研究基础上,对关键部件进行设计,从而改善旋耕性能、解决罩壳积土和降低刀轴缠草等问题是提高其耕作质量的关键所在。

(二)国外研究现状

目国外对于潜土逆旋的研究比国内要早,BhattacharyyaB[19]通过试验发现逆旋可以明显降低切削阻力,相同工作条件下切削力仅为正转的70%左右,且由于其特有的运动轨迹使得耕后沟底更为平整、耕深稳定性更高。九州大学农学部松尾昌树在对旋耕机进行正、反转对比试验后发现在相同的工作条件下逆旋作业比正转旋耕更节能。日本学者涉沢荣在对旋耕机深耕的研究中发现逆旋式旋耕在切土抛土时总是受到向下的反力,能够保持耕深稳定)。ZhangY[20]通过大量试验证明了旋耕机的碎土率与切土阻力不仅受旋耕刀型、装刀数量、装刀方式的影响,也受到不同旋向的影响,试验证明在相同的条件下,逆旋作业的切土阻力和植被覆盖率均明显优于正转旋耕。利用计算机对旋耕刀进行三维图像外形设计,并运用计算机仿真分析旋耕刀切土过程。TongJ[21]的研究表明潜土逆旋向后抛土性能明显优于耕深小于回转半径的普通逆旋,由于大量土块抛向刀辊后方,减少了旋耕刀对已耕碎土的重复抛土过程,能明显降低旋耕机的功耗)。可调的双臂犁,特别适用于在土地平整度差,土壤中有石块、作物根茬等恶劣耕作环境下的起垄前的准备工作。小型用户可以用此机具将土壤的旋耕与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