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左心衰诊疗指南.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血管扩张剂此类药可应用于急性心衰早期阶段。收缩压水平是评估此类药是否适宜的重要指标。收缩压110mmHg的急性心衰患者通常可以安全使用;收缩压在90—110mmHg之间的患者应谨慎使用;收缩压90mmHg的患者则禁忌使用。第30页,共5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血管扩张剂血管扩张剂指征剂量副作用其它硝酸甘油I类B级肺淤血/水肿BP>90mmHg开始10-20μg/min增至200μg/min低血压头痛持续使用产生耐药性二硝酸异山梨醇酯肺淤血/水肿BP>90mmHg开始1mg/h增至10mg/h低血压头痛持续使用产生耐药性硝普纳Ⅰ类、C级高血压心衰肺淤血/水肿,BP>90mmHg0.3-5μg/kg/min低血压氰酸盐中毒具有光敏性rhBNPⅡa类、B级肺淤血/水肿BP>90mmHg急入:2μg/kg维持:0.015-0.03μg/kg/min低血压?第31页,共5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rhBNP(新活素)属内源性激素物质,与人BNP完全相同。其主要药理作用是扩张静脉和动脉(包括冠状动脉),从而减低前、后负荷,在无直接正性肌力作用情况下增加CO,故将其归类为血管扩张剂。实际该药并非单纯的血管扩张剂,而是一种兼具多重作用的治疗药物;可以促进钠的排泄,有一定的利尿作用;还可抑制RAAS和交感神经系统,阻滞急性心衰演变中的恶性循环。晚近的两项研究(VMAC和PROACTION)表明,该药的应用可以带来临床和血流动力学的改善,推荐应用于急性失代偿心衰。国内一项Ⅱ期临床研究提示,rhBNP较硝酸甘油静脉制剂能够显著降低PCWP,缓解患者的呼吸困难。血管扩张剂第32页,共5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下列情况下禁用血管扩张药物1.收缩压90mmHg,或持续低血压并伴症状尤其有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以避免重要脏器灌注减少2.严重阻塞性心瓣膜疾病患者,例如主动脉瓣狭窄,有可能出现显著的低血压;二尖瓣狭窄患者也不宜应用,有可能造成CO明显降低3.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第33页,共5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正性肌力药物此类药物适用于低心排血量综台征,可缓解组织低灌注所致的症状,保证重要脏器的血液供应。血压较低和对血管扩张药物及利尿剂不耐受或反应不佳的患者尤其有效.促进和加速一些病理生理机制,引起更严重的心肌损伤.增加短期和长期的死亡率第34页,共5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洋地黄类(Ⅱa类,C级)此类药物能轻度增加CO和降低左心室充盈压;对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治疗有一定帮助。一般应用毛花甙C0.2-0.4mg缓慢静脉注射,2~4h后可以再用0.2mg,伴快速心室率的房颤患者可酌情适当增加剂量。第35页,共5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多巴胺(Ⅱa类,C级)药物作用靶点作用机制剂量适应证多巴胺多巴胺受体增加肾血流量、利尿3μg/(kg·min)≤2-3μg/(kg·min)用于AHF伴有低血压患者?受体增加心肌收缩力(强心)3-5μg/(kg·min)?、?受体收缩血管(升压)5μg/(kg·min)第36页,共5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多巴酚丁胺(Ⅱa类,C级)药物作用靶点作用机制剂量适应证多巴酚丁胺?1受体?2受体增加心率、增加心肌收缩力,小剂量时轻度扩管大剂量时收缩血管2-20μg/(kg·min)用于外周低灌注(低血压、肾功能下降)伴或不伴有淤血或肺水肿,使用最佳剂量的利尿扩管剂无效时第37页,共5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磷酸二酯酶抑制剂(Ⅱb类,C级)常用的药物:米力农临床应用首剂为25μg/kg,稀释后,16-20分钟静脉注射,继之0.375-0.75μg/kg/min维持静脉点滴。药物代谢通过肾脏代谢,肾衰竭时应减量不良反应低血压、心律失常,长期口服副作用大,增加远期死亡率。

第38页,共5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1页,共5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急性心衰的临床工作仍存在以下问题1、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很少,临床证据匮乏,使得目前各国指南中关于治疗的推荐大多基于经验或专家意见,缺少充分的证据支持;2、我国自己的研究严重滞后,缺少临床资料,甚至基本的流行病学材料也不够齐全;急性心衰的处理各地缺少规范,急性心衰的病死率虽有下降但仍是心源性死亡的重要

文档评论(0)

xiaoshun202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