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的被动句.ppt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汉语中的被动句

被动是相对于主动而言的,二者都是就主语和谓语动词的关系说的,主动句的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动作的发出者,是施事;被动句的主语是动作行为的对象,是受事。01古今汉语的被动句都可以分为两类:02没有结构标志的被动句03有结构标志的被动句04有结构标志的被动句只能通过上下文意去了解主语的被动性质。01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03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左传·郑伯克段于鄢)02兵搓地削,亡其六郡。《史记》04一、没有结构标志的被动句

二、有结构标志的被动句这类被动句是指从句子结构本身就能看出主语是被动性质的句子,同主动句有形式上的区别标志。现代汉语典型的被动句就是被字句,如:“洪水被我们征服了。”“书被他扔到地上去了。”0102

(一)、“於”(于)式在谓语动词的后面,用介词“於”把行为的主动者引进来,动词前面的主语就明显地具有了被动的性质。01郤克伤於矢。(左传·成三)02故内惑於郑袖,外欺於张仪。(史记·屈贾列传)03闵王毁於五国,桓公劫於鲁庄。(荀子·王制)04然而兵破於陈涉,地夺于刘氏者,何也?(汉书·贾山传)05

因为这种“於”字可去掉变成主动,古人常用这种方式构成主动和被动对比的句子。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於人。(孟子·滕上)先发制人,后发制於人。(汉书·项羽传)在用“于”的被动句中,并不是介词“于”本身能表示被动,而是动词已经用于被动的意思,由于介词“于”引进了行为的主动者,全句的被动意思就更加明确了。3214

注意:01尽管用“於”字的被动句同现代汉语的被字句,都是用介词引进行为的主动者,02但“於”字引进行为的主动者是作为补语放在动词的后面,03“被”字引进行为的主动者是作为状语放在动词前面。04穷者常制於人。(荀子·荣辱)05走投无路的人常常被别人支配。06

(二)、“为”字式、“为……所”式这是用介词“为”引进行为的主动者,放在动词的前面,使主语的被动性质明显地表现出来。1道术将为天下裂。(庄子·天下)2而身为宋国笑。(韩非子·五蠹)3不为酒困。(论语·子罕)4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史记·屈贾列传)5

“为”的作用本是引进行为的主动者,但有时“为”字后面所引进的主动者可以不出现,直接把“为”放在动词前面,仍是被动。这点也是和现代汉语“被”完全相同。01父母宗族,皆为戮没。(战·燕)02贵为天子,富有天下,而身为禽者,其救败非也。(贾谊·过秦论)03“为”字直接放在动词前面,行为的主动者不出现,我们不能认为是省略了,而应看作“为”表被动的另一种方式,引进行为主动者的“为”字是介词,不引进行为主动者的“为”字是表被动的助动词。04

“为”字像“于”字一样,本身没有表被动的意思,只身引进行为的主动者,并且还有些别的用途,可能产生歧义,因此表被动的“为”字句,后来被“……为……所”式和“被”字取代。

“为……所”式被动句用介词“为”引进行为的主动者,用“所”字帮助表示被动:受事主语+介词“为”+行为主动者+所+谓语动词被动句的意义比单用“为”字的被动句更加明确,“所”字可以看作表示被动的动词词头,也有人称作表被动的助词。030201

楚遂削弱,为秦所轻。(战国策·秦)敝邑为大国所患。(吕氏春秋·审应鉴)卫太子为江充所败。(汉书·霍光传)负石自投于河,为鱼鳖所食。(庄子·盗跖)

01“为……所”式也象“为”字句一样,有时行为的主动者可以不出现。02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史记·陈涉世家)03嵩将诣州讼理,为所杀。(张中丞传后叙)04“为”和“所”连用,虽然没有引进行为的主动者,被动意义也比单用“为”字明确,但“为所”连用的被动句式在古籍中是较少见的。

(三)、“见”字式,“见……于”式用“见”字放在动词的前面帮助表示被动。1厚者为戮,薄者见疑。(韩非子·说难)2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楚辞·渔父)3忠且见弃,轸不之楚,何归乎?(史记·张仪列传)4才高见屈,遭时而然。(论衡·自纪)5

用“见”的被动句式有一个特点,就是不能直接由“见”引进行为的主动者,这点和“为”很不相同。如果要引进行为的主动者,只能在动词后面另用“于”的被动句式配合,行为的主动者出现在“于”的后面。构成“见……於”式的被动句。这是把“见”字句和“於”字句结合起来运用。用“见”字帮助表示被动,用“於”字引进行为的主动者,“见”是助动词,“於”是介词。

吾长见笑於大家。(庄子·秋水)先绝齐而后责地,则必见欺於张仪。(史记·楚世家)臣诚恐见欺於王而负赵。(史记·廉蔺列传)然而公不见信於人,私不见助於友。(进学解)

(四)、“被”字式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史记·屈贾列传)4兄固被召诣校书郎。(后汉书·班超传)5现代汉语表示被动的基本形式被字句,在战国末期就已经出现

文档评论(0)

gongmengjia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