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辛亥革命(导学案)
荆门市掇刀石中学王春梅
课程标准
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
教材重点
爆发原因、《临时约法》、评价辛亥革命。
教材难点
辛亥革命的局限性。
一、背景篇
补充材料一:
图一《马关条约》签订图、图二《时局图》、图三《辛丑条约》签订图
1901年2月14日,清廷颁布上谕:“……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
1、根据材料说说辛亥革命爆发的社会背景。
补充材料二:
材料1:1901年到1905年,清政府连续颁布了一系列“新政”上谕。主要有编练新军、鼓励工商、兴建学堂、整顿吏治等内容。
——旧人教《中国近现代史》上册
材料2:陈天华、邹容
材料3:同盟会
材料4:1911年5月,湖南、湖北、广东、四川发生了轰轰烈烈的保路运动。其中以四川的运动最为壮阔,?清政府决定:饬派鄂、湘等6省援军赴川,鄂军入川,削弱了湖北的兵力,有利于革命党人在武昌起义。
——包子衍《四川保路运动》载于1981《人民日报》
2、分组说说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
二、过程篇
补充材料三:
第二条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第五条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
第六条人民得享有各项之自由权。
第十二条人民有选举及被选举之权。
第十六条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
第三十条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
第四十九条法院依法律审判民事诉讼及刑事诉讼。
第四十五条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选自《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思考:
1、《临时约法》体现哪些民主原则?彻底否定了哪些封建制度?
2、《临时约法》又是怎么约束袁世凯的?
三、影响篇
一、情境创设
角色扮演:辛亥革命后,社会各阶层和各种政治力量都在经历着一次历史性巨变。请四个小组的同学,每组选一种身份,来谈谈“你”身边的变化和感受。发言要有史实依据。
角色身份:1、民族资产阶级2、满清贵族
3、帝国主义4、农民
(提示:答记者问、对白、三人闲聊、历史短剧等形式不限。)
补充材料四:
材料1:1912年孙中山颁布了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国民享有……等项权利。约法按照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的原则构建政治体制。
材料2:1912—1919年,中国新建厂矿企业达470多家,投资近1亿元,加上原有扩建新增资本达1.3亿元以上,相当于革命前50年的投资总额,中国工厂使用的蒸汽动力,1913年为43448马力,1918年为82750马力,约增加1倍。──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资料》
材料3:1915年,袁世凯公开复辟帝制,遭到全国人民的强烈反对,83天后,被迫取消帝制。1917年,军阀张勋拥戴清朝废帝溥仪登基,在全国人民的怒斥声中,12天后复辟丑剧就草草收场。——人民版必修一P52
材料4:辛亥革命后,民众都把辫子看成是甘心作清朝奴隶的标志,纷纷行剪去;当时流行的服饰:中山装、西装、领带、皮鞋、礼帽。
——人民版高一历史必修二专题四
材料5:民国三年,戴季陶遇见一个老农,因戴季陶身穿日本服装,老农问其国籍。戴称“予中华民国人也”。老农“忽作惊状,似乎不解中华民国为何物者”。当戴告诉老农“你也是中华民国人”时,老农茫然,连忙说:“我非革命党人,我非中华民国人。”
材料6:未庄人日见其安静了。据传来的消息知道,革命党虽然进了城,但却没有什么大异样。知县大老爷还是原,不过改称了什么。而且举人老爷也作了什么——这些名目,未庄的人都说不明白——官、带兵的人也还是先前的老把总。”——《阿Q正传》
二、史学争鸣
四、研究性学习【课后学习】
一、研究课题:
1、辛亥革命成败之我见。
2、“国父之争”——华盛顿、甘地、孙中山,谁是最伟大的国父?
3、辛亥革命中的本地人。
二、资料推荐:
1、文献资料:【1】《孙中山全集》中华书局,1985年。
【2】《辛亥革命史》东方出版中心,2010年版。
【3】荆门文史资料《地方文史》(第7辑)。
2、影像资料:【1】2011年央视六集文献纪录片《辛亥革命》。
【2】中央电视台大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