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专题30生态系统的结构与能量流动
考点分布
重点难点
备考指南
1.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2.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3.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1.生态系统的结构
2.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应用
掌握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有哪些。
理解掌握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掌握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
理解掌握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相关计算
考点一生态系统的结构
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的空间内,由____________与它的____________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整体。
地球最大的生态系统是____________。
生态系统的结构由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构成。
生态系统的功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6食物链: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由于________关系形成的一种联系。食物链中__________属于第一营养级,消费者所处营养级不固定;一般不会超过______个营养级。食物链中的捕食关系是长期____________形成的,通常不会逆转。
7、食物网概念: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许多食物链彼此相互交错连接成的复杂______关系。
生态系统中,一种绿色植物可能是多种植食性动物的食物,而一种植食性动物既可能吃多种植物,也可能被多种肉食性动物所食。食物网是生态系统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的渠道。
同一种消费者在不同的食物链中,可以占据不同的营养级。
1、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1)各成分的作用及地位
项目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生产者
消费者
分解者
实例
阳光、热能、水、空气、无机盐等
自养生物,主要是绿色植物
异养生物,主要是动物
主要是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
作用
生物群落中物质和能量的根本来源
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并将能量储存在有机物中
加速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分解动植物的遗体和动物的排遗物
地位
—
生态系统的基石
生态系统最活跃的成分
生态系统的关键成分
(2)相互关系
生产者和分解者是联系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的两大“桥梁”。
对生态系统成分认识的4个误区
错误说法
特例
细菌都是分解者
硝化细菌是自养生物,属于生产者;寄生细菌如结核杆菌属于消费者
动物都是消费者
以动植物遗体为食的腐食性动物属于分解者,如秃鹫、蚯蚓、蜣螂等
生产者都是绿色植物
硝化细菌等自养生物也是生产者,正确的说法是生产者主要包括绿色植物
植物都是生产者
菟丝子营寄生生活,属于消费者
1、构建食物链(网)的方法
(1)根据种群数量变化曲线图构建
图1
①分析依据:先上升、先下降者为被捕食者。
②食物链:乙→丙→甲(图1)。
(2)根据所含能量(生物量)构建
①分析依据:根据相邻两营养级间能量传递效率约为10%~20%,可推测能量相差在5倍以内,很可能为同一营养级。
②结果:图2可形成一条食物链:丙→甲→乙→丁;
图3生物可形成食物网:。
(3)根据重金属、农药的含量构建食物网
某相对稳定的水域生态系统中食物网主要有甲、乙、丙、丁、戊5个种群,各种群生物体内某重金属的含量如表所示。已知水中的该重金属被生物体吸收后难以通过代谢排出体外。假设在这5个种群构成的食物网中,消费者只能以其前一个营养级的所有物种为食。
种群
甲
乙
丙
丁
戊
重金属含量(μg/kg鲜重)
0.0037
0.0036
0.035
0.036
0.34
①信息:重金属(农药、一些难于降解的物质)随着食物链富集,营养级越高,含量越高,甲、乙中重金属含量差别不大,所以处于同一营养级,同理,丙、丁处于同一营养级。
②食物网如图所示:。
2、食物链(网)中生物数量变动的分析方法
(1)若处于食物链中第一营养级的生物(生产者)数量减少,整个食物链中的其他生物数量都会减少,简单记为“一级生物若减少,其他生物跟着跑”。
(2)“天敌”一方减少,短时间内被捕食者数量会增加,但从长时间来看,其数量会先增加后减少,最后趋于稳定,简单记为“如果天敌患了病,先增后减再稳定”。
(3)若处于中间营养级的生物数量减少,则某种生物数量的变化视具体食物链而定:“中间生物被捕杀,不同情况要分家”。大体遵循如下思路:
①生产者数量相对稳定原则,即消费者某一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时,一般不考虑生产者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②最高营养级的生物种群数量相对稳定原则,即当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生物种群的食物有多种来源时,若其中一条食物链中某种生物减少,该种群的数量不会发生较大变化。
③在食物网中,当某种生物因某种原因而数量减少时,对另一种生物数量的影响,沿不同的食物链分析结果不同时,应以中间环节少的为分析依据。
典例1.(20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串讲 专题11 细胞的增殖(串讲)(解析版).docx
-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串讲 专题11 细胞的增殖(串讲)(原卷版).docx
-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串讲 专题12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串讲)(解析版).docx
-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串讲 专题14 基因的分离定律(串讲)(原卷版).docx
-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串讲 专题15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串讲)(解析版).docx
-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串讲 专题15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串讲)(原卷版).docx
-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串讲 专题16 基因在染色体上、伴性遗传和人类遗传病(串讲)(原卷版).docx
-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串讲 专题18 DNA分子的结构、复制及基因的本质(串讲)(解析版).docx
-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串讲 专题18 DNA分子的结构、复制及基因的本质(串讲)(原卷版).docx
-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串讲 专题20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串讲)(解析版).docx
-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串讲 专题31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信息传递及其稳定性(串讲)(解析版).docx
-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串讲 专题31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信息传递及其稳定性(串讲)(原卷版).docx
-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串讲 专题32 基因工程(串讲)(解析版).docx
-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串讲 专题32 基因工程(串讲)(原卷版).docx
-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串讲 专题33 细胞工程和胚胎工程(串讲)(解析版).docx
-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串讲 专题33 细胞工程和胚胎工程(串讲)(原卷版).docx
-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串讲 专题34 生态工程(串讲)(解析版).docx
-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串讲 专题36 发酵技术与发酵工程的应用(串讲)(解析版).docx
-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串讲 专题36 发酵技术与发酵工程的应用(串讲)(原卷版).docx
-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单元检测卷01 细胞的概述及其组成分子(解析版).docx
最近下载
- 第四届全国工业设计职业技能大赛(无损检测员赛项)选拔赛考试题库(含答案).docx VIP
- 结缔组织病相关的间质性肺疾病诊断和治疗.pptx VIP
- 部编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教案.docx VIP
- 2024届高考作文素材- 敦煌.docx VIP
- 学年山东省济南市天桥区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真题(人教版,含答案).docx VIP
- 05G511 梯形钢屋架图集标准.docx
- ARM Cortex-M 系列:ARM Cortex-M7 系列_(4).Cortex-M7的指令集.docx
- 全驱动灵巧手的电气系统设计及控制方法研究.pdf
- 眼肿瘤 ppt课件(最新文档).ppt VIP
- 天然气企业LNG储配站交接班记录式样.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