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1
《新能源汽车充电桩(枪)用NTC温度传感器技术要求》
标准编制说明(征求意见稿)
一、工作简况
1.1工作任务来源
随着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销量迅速增长,新能源汽车的补能需求也不断扩大,充电桩市场扩容,充电费用也迎来上涨。“量价齐升”下,充电桩产业进入发展红利期。充电桩是新能源汽车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完整的充电桩主要包括充电系统、监控系统、计量计费系统等。充电枪是电动汽车充电接口,是促进电动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配套充电设备。随着电动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充电枪市场规模也随之扩大。2023年9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3-2024年)》,提出到2023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力争达900万辆左右,同比增长约30%。随着电动车的普及和电动车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充电技术的安全和效率成为重要议题,在充电过程中,温度传感器作为电动车充电枪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关键作用,它能够实时监测电池和充电系统的温度,及时提醒和保护充电设备,确保充电过程的稳定和安全。
当前,充电桩(枪)用NTC温度传感器的相关标准还没有健全,制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枪)用NTC温度传感器技术要求》的团体标准将进一步满足市场发展的需要,也给产品设计和生产制造提供标准依据,保证传感器运行的长期稳定和可靠,提升安全保障的能力。
经标准起草组及专家组多次调研论证,根据《团体标准管理规定》有关规定,特立项本系列标准。标准项目计划编号为T/CASME-XXX-2025。
1.2主要工作过程
1.2.1主要参加单位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深圳安培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汇北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特普生科技有限公司、南京海川电子有限公司、浙江维连风然传感科技有限公司、华兴中科标准技术(北京)有限公司等。起草单位主要参与草案的修改,填充,提出意见等标准工作。
1.2.2工作分工
1.2.2.1第一次工作会议
2
2025年06月18日,线上开启《新能源汽车充电桩(枪)用NTC温度传感器技术要求》标准的讨论会议。深圳安培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颜炳跃颜老师宣讲了《新能源汽车充电桩(枪)用NTC温度传感器技术要求》的标准草案,多家参编单位共同讨论。
1.2.2.2工作进度安排
2024年8-9月,项目市场调研。
2024年10月,项目申报立项。
2025年2-6月,编写团体标准项目草案,召开标准启动会。
2025年6-7月,公开征求意见。
2025年7月,召开标准审定会。
2025年8月,报批,发布。
二、标准编制原则
标准起草小组在编制标准过程中,以国家、行业现有的标准为制订基础,结合我国目前NTC温度传感器的现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及相关要求编制。
三、标准主要内容的确定
1.1NTCnegativetemperaturecoefficient
随温度上升电阻呈指数关系减小小、具有负温度系数的热敏电阻现象和材料。
1.2
阻值resistancevalue
物质阻碍电流通过的具体数据,单位欧姆(Ω)。
1.3
B值bvalue
热敏电阻的材料常数,与产品电阻温度系数正相关,即B值越大,其电阻温度系数也就越大。
1.4
温度系数temperaturecoefficient
温度每升高1度,电阻值的变化率。
2技术要求
2.1外观
除非另有规定,外观干净,未见沾污、划伤、毛刺锐边。
2.2电阻值
3
符合供需双方承认阻值表要求。
2.3反应时间(环境温度变更的热时间常数)
在规定的介质中,当环境温度发生突变时,热敏电阻器响应温度变化的63.2%所需要的时间(单位为S)。跟进供需双方承认的具体数值。
2.4绝缘电阻
信号线与外壳、信号线与屏蔽层之间施加电压500V(DC)/1min后,绝缘电阻大于100MΩ。
2.5耐电压
引线与外壳之间要求过耐压3500VAC,3sec,漏电流5mA。
2.6耐湿热
在85℃,85%RH条件下进行1000h实验;实验结束后△R/R≤±3%,△B/B≤±3%相对初
始值。
2.7振动
参考GB/T28046.3—2011中4.1.2.4.2执行;实验结束后△R/R≤±3%,△B/B≤±3%相对初始值。
2.8机械冲击
在1米的高度自由跌落至10mm的橡木板上8次,产品结构应未被破坏,壳体应未出现破损、开裂;实验结束后△R/R≤±3%,△B/B≤±3%相对初始值。
3试验方法
3.1外观
目测检测。
3.2电阻值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天然常绿阔叶大径林分培育技术规范 征求意见稿.pdf
- 光伏电站开发利用工程气候可行性论证技术规范.pdf
- 风电场开发利用工程气候可行性论证技术规范》编制说明.pdf
- 风电场开发利用工程气候可行性论证规范.pdf
- 《中心监控—居家自动化腹膜透析服务规范》(征求意见稿).pdf
- 《卫浴行业售后服务规范》(意见征求稿).pdf
- 《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生产双重预防体系建设规范》标准征求意见稿.pdf
- 《双碳管控下替代燃料投加技术与设备工艺规范》标准征求意见稿.pdf
- 《数据流通区块链智能合约API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pdf
- 《数据流通区块链存证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pdf
- 《卫浴洁具行业售后服务规范》标准编制说明.docx
- 《卫浴行业售后服务规范》(意见征求稿).docx
- 《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生产双重预防体系建设规范》标准征求意见稿.docx
- 《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生产双重预防体系建设规范》编制说明.docx
- 《双碳管控下替代燃料投加技术与设备工艺规范》标准征求意见稿.docx
- 《数据流通区块链智能合约API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docx
- 《数据流通区块链智能合约API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docx
- 《数据流通区块链分布式身份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docx
- 《数据流通区块链存证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docx
- 《数据流通区块链存证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