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ICS11.020
CCSC05
团体标准
T/CACM1588—2024
代替ZYYXH/T453—2015
惊病中医诊疗指南
GuidelinesfordiagnosisandtreatmentofShockin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
2024-05-13发布
2025-01-10实施
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
T/CACM1588—2024
I
目次
前言 Ⅱ
引言 Ⅳ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诊断 1
4.1中医诊断标准 1
4.2临床表现 1
4.3鉴别诊断 1
5中医证候分型 2
5.1辨证要点 2
5.2辨证分型 2
6治疗 2
6.1治疗原则 2
6.2辨证论治 2
6.3中医非药物治疗 3
7中医疗效评价标准 4
8预后 4
9注意事项 4
参考文献 5
T/CACM1588—2024
1
惊病中医诊疗指南
1范围
本文件提出了惊病的诊断、中医证候分型、治疗、中医疗效评价标准、预后和注意事项。
本文件适用于神志病专科医院,中医综合医院神志病科、心理科、心身医学科,精神病专科医院,以及西医综合医院相关科室对惊病的诊断和治疗。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惊病shock
因心虚胆怯,气血亏虚,或痰火扰神,或猝受惊扰,使神无所依所引起的,以易受惊吓,易紧张害怕、惕惕然不安,或经常无故自觉惊慌、心悸,且难以自止而惊惕失度等表现为特征的七情失度类神志疾病。
注:又名“善惊”、“易惊”。相当于西医学中精神分裂症、更年期精神障碍、反应性精神障碍及神经症等以善惊为主症者。
4诊断
4.1中医诊断标准
骤然起病,有惊吓等情志过极史;不能控制的惊慌、心悸,心中惕惕然不安的临床表现。
4.2临床表现
易受惊吓,见人即惊避,闻响即惊,紧张害怕,惕惕然不安,神志恍惚,爱居暗室,时而急躁易怒,乍惊乍喜等。
4.3鉴别诊断
惊病当与恐病、怔忡作出鉴别。惊病为不自知,事出突然而受惊吓;恐病为自知而胆怯,乃内生之恐惧;怔忡为久病体虚,心脏受损所致,无外在因素也会出现。
T/CACM1588—2024
2
5中医证候分型
5.1辨证要点
惊病之辨证以虚实为主。情志不遂,肝郁化火,耗伤阴血,则肝郁血虚易惊。肝郁化火,炼津成痰,痰火上扰心而易惊。久病暗耗阴精,阴血亏虚,髓海不足,脑神失养而易惊。心虚胆怯,脑神失于决断而处事易惊。
5.2辨证分型
5.2.1心虚胆怯证
心悸易惊,胆小怕事,气短乏力,语言低微,甚则不出家门,怕见生人,静卧怕声,闻声则惊,少眠多梦。舌淡苔薄,脉细弱无力。
5.2.2阴血不足证
遇事易惊,虚烦少寐,潮热盗汗,手足心热,面色无华。舌红少苔,脉细。
5.2.3痰火扰心证
夜寐易惊,突然暴惊,心烦意乱,坐卧不安,口苦咽干。舌质红,苔黄厚腻,脉滑数。
5.2.4心火亢盛证
心烦易惊,面红目赤,周身瘙痒,渴喜冷饮,口舌生疮,自语自笑。舌尖红,苔黄,脉数。
5.2.5肝郁血虚证
遇事易惊,情怀不畅,面色爪甲苍白,夜寐不佳。舌红,苔白或黄,脉细弦。
6治疗
6.1治疗原则
本病治疗以养心安神,化痰通络,镇惊定志为总则。惊病主要表现为神无所倚,故安神镇惊法贯穿于治疗的始终。“惊者平之”为正治,正治多养心脑,扶正多补精血。
6.2辨证论治
6.2.1心虚胆怯证(高级证据,强推荐)
治法:益养心脑,化痰温胆。
方药:四君子汤(《和剂局方》)合温胆汤(《千金方》)加减:人参、白术、半夏、陈皮、枳实、竹茹、茯苓、甘草、生姜、大枣。
加减:心惊频作者加紫石英(先煎),以增强镇心安神之力;若舌转红,口干,睡中易惊,多汗者去半夏、枳实,以免耗气伤阴,并加柏子仁、酸枣仁、生牡蛎养心定惊;若心血不足,可酌加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