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袁枚《马嵬》赏析
一、原文呈现
马嵬
袁枚
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
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
二、作者简介
袁枚(1716年-1798年),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浙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他是清代著名诗人、散文家、文学批评家和美食家,在清代诗坛占据重要地位,为“性灵派”的代表人物。
袁枚自幼聪慧,勤奋好学,乾隆四年(1739年),年仅23岁便考中进士,入选翰林院庶吉士。然而,由于满文考试未通过,他外放担任地方知县,先后在溧水、江宁等地任职。在任期间,袁枚为官清廉,关心百姓疾苦,颇有政绩。但官场的种种束缚与他自由洒脱的个性相悖,乾隆十四年(1749年),他毅然辞官,购置江宁小仓山随园,筑室定居,世称随园先生。
在文学创作上,袁枚主张“性灵说”,强调诗歌应抒写胸臆,辞贵自然,反对泥古不化,模仿抄袭。他的诗作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清新自然,风格灵动活泼,既有描绘自然风光、抒发闲适之情的作品,也有关注民生疾苦、表达个人见解的诗篇。其著作颇丰,有《小仓山房文集》《随园诗话》《子不语》等。《随园诗话》是袁枚的诗歌评论著作,集中体现了他的诗歌理论和创作主张,对后世诗歌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三、写作背景
袁枚生活的清代,表面上呈现出“康乾盛世”的繁荣景象,但实际上社会矛盾日益尖锐。一方面,统治者为加强思想控制,大兴文字狱,文人创作受到诸多限制;另一方面,土地兼并严重,贫富差距悬殊,百姓生活困苦不堪。
白居易的《长恨歌》以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悲剧为题材,千百年来广为流传,人们大多关注帝妃之间缠绵悱恻的爱情。袁枚创作《马嵬》时,正是基于对社会现实的深刻观察和思考。他认为,比起帝妃之间的爱情悲剧,普通百姓在战乱、贫困等苦难中被迫分离的悲剧更加悲惨,更值得关注。于是,他借马嵬坡这一与唐玄宗、杨贵妃故事紧密相关的地点,写下此诗,旨在批判封建统治阶级的奢靡生活,同情底层百姓的悲惨遭遇,希望唤起人们对现实社会问题的重视。
四、相关知识梳理
(一)中国古代诗歌中的“马嵬”意象
“马嵬”是中国古代诗歌中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意象,它与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悲剧紧密相连。马嵬坡,位于今陕西省兴平市西,是安史之乱时,唐玄宗被迫赐死杨贵妃的地方。自唐代以来,众多诗人以马嵬坡为题材创作诗歌,抒发对历史兴亡、爱情悲剧的感慨。
不同诗人笔下的“马嵬”意象,承载着多样的情感和主题。有的诗人借此批判统治者的昏庸误国,如李商隐《马嵬二首》中“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通过对比,讽刺唐玄宗不能保护杨贵妃,批判其统治的失败;有的诗人则侧重于感叹爱情的脆弱和无常,如白居易《长恨歌》,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唐玄宗与杨贵妃之间缠绵悱恻的爱情以及爱情悲剧的结局。袁枚的《马嵬》则另辟蹊径,跳出传统对帝妃爱情的关注,将视角转向普通百姓,赋予“马嵬”意象新的内涵。
(二)清代“性灵派”诗歌理论
清代“性灵派”是在反对拟古主义的潮流中发展起来的诗歌流派,以袁枚、赵翼、张问陶为代表,其中袁枚是该流派的核心人物。“性灵派”诗歌理论主张“独抒性灵,不拘格套”,强调诗歌创作应表达诗人真实的情感和个性,反对因袭模仿,追求诗歌的自然、清新和灵动。
在题材上,“性灵派”诗人认为诗歌可以写日常生活中的琐事、个人的情感体验,打破了传统诗歌题材的局限。在语言上,他们提倡使用通俗易懂、生动活泼的语言,避免堆砌典故和华丽辞藻。袁枚的《马嵬》正是“性灵说”的生动体现,他以简洁质朴的语言,表达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抒发对百姓疾苦的同情,具有鲜明的个性色彩和时代特色。“性灵派”的诗歌理论和创作实践,对清代及后世诗歌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为中国古代诗歌注入了新的活力。
五、作品赏析
袁枚的《马嵬》短短四句,立意新颖,视角独特,通过对比手法,深刻地批判了封建统治阶级,表达了对普通百姓的深切同情。
“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开篇便直抒胸臆,劝告人们不要再吟唱当年白居易的《长恨歌》。“长恨歌”代表着人们对唐玄宗和杨贵妃爱情悲剧的关注和感叹,而袁枚认为,人世间像牛郎织女被银河阻隔一样的夫妻分离悲剧比比皆是,不应只关注帝妃的爱情。这一句为下文的对比做铺垫,引发读者的思考,使读者将注意力从帝妃故事转移到普通百姓身上。
“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后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将普通百姓的苦难与帝妃的悲剧进行鲜明对比。“石壕村”化用杜甫《石壕吏》的典故,《石壕吏》描绘了安史之乱时期,差吏深夜抓丁,石壕村一对老夫妻被迫分离的悲惨场景,展现了战争给普通百姓带来的深重灾难。“长生殿”则是唐玄宗与杨贵妃七夕盟誓之地,象征着帝妃之间的爱情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