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Q/FT
北汽福田车辆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FTA024—2001
PAGE
2001—03—25发布
2001—04—15实施
北汽福田车辆股份有限公司发布
车辆产品吸塑仪表板总成技术条件
技术标准发布发放专用章
分发有效
分发日期:2001年3月25日
Q/FTA024—2001
前言
为使本公司产品零部件质量得到有效控制,根据国家、行业相关标准的规定制定了本标准。本标准中规定了吸塑仪表板总成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及质量保证等内容,为该类产品进货检验提供了有效依据。
本标准自2001年4月15日开始实施。
本标准由北汽福田车辆股份有限公司技术标准化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由北汽福田车辆股份有限公司技术标准化委员会秘书处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汽福田车辆股份有限公司技术研究院车身研究所、产品管理部。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袁军成、张志亮、石同军、赵淑珍。
本标准于2001年3月首次发布。
本标准由北汽福田车辆股份有限公司技术标准化委员会秘书处负责解释。
Q/FTA024—2001
PAGE
~PAGE5~
北汽福田车辆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FTA024—2001
车辆产品吸塑仪表板总成技术条件
北汽福田车辆股份有限公司2001—03—25批准
2001—04—15实施
~PAGE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以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塑料为原料、经吸塑成型的塑料壳体与钢质骨架铆合强固而成的仪表板总成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及质量保证。
本标准适用于本公司农用运输车(包括拖拉机变型运输机,下同)产品所装用的吸塑仪表板总成(以下简称仪表板)。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1040-1992塑料拉伸性能试验方法
GB/T1643-1979塑料热变形温度试验方法
GB/T1843-1996塑料悬臂梁冲击试验方法
GB/T2828-1987逐批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连续批的检查)
GB8410-1994汽车内饰材料的燃烧特性
GB/T9341-1988塑料弯曲性能试验方法
GB/T9342-1988塑料洛氏硬度试验方法
GB/T16422.2-1999塑料实验室光源曝露试验方法第2部分氙弧灯
QC/T15-1992汽车用塑料制品通用试验方法
Q/FTB102-2000车辆产品零部件标识规定
3技术要求
3.1 仪表板应按经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及技术文件制造,并应符合本标准规定。
3.2 本体外观
本体表面应平整,转折处过渡圆滑,不允许有影响仪表板强度、使用性能及外观的波纹、凹陷、开裂、气泡、熔化纹、缩痕、溢料、划痕等缺陷。
3.3 骨架
3.3.1骨架焊接应牢固可靠,焊缝表面美观无夹渣。不得有虚、漏焊及裂纹。
a)每道焊缝宽度不大于4.0mm;
b)每件骨架上的焊瘤总数应不多于3个,焊瘤的最大尺寸应不超过8.0mm;
c)每件骨架上的烧穿缺陷应不多于2处;
d)T形接头焊缝的凸度及凹度均应不大于2.5mm;
e)对接接头的两焊件应对正,错边距离不应超过0.6mm。
骨架应用铝粉刷涂。刷涂前,应将骨架表面上的灰尘、焊渣、焊瘤、喷溅粒、油渍、锈斑等清除干净。骨架经刷涂后,表面应色泽一致,不得有漏刷、流挂、起泡、起皮脱落等缺陷。
组装
3.4.1壳体与骨架组装时,应铆合牢固,用手摇动不得有任何松动现象。相对位置应对齐、对正、贴合严密,间隙不得大于2.5mm,并且1.0mm~2.5mm的间隙长度不得超过100mm。
3.4.2仪表板总成的各活动零部件应运动平稳、限位可靠、启闭灵活、锁止安全。
仪表板壳体物理机械性能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仪表板壳体物理机械性能
序号
项目
技术要求
1
熔体指数,g/10min
≥2
2
拉伸屈服强度,MPa
≥44
3
弯曲强度,MPa
≥56
4
悬臂梁冲击(23℃),kJ/m2
≥70
5
热变形温度(0.46MPa),℃
≥100
6
硬度(洛氏),R
≥90
3.6耐高温性
仪表板在温度(100±3)℃时放置4h后,不应有破损、安装性能下降、强度下降、发粘和异味等异常现象出现,各部位变形量与试验前相比应不大于3.0mm。
3.7耐热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