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第三讲福特制背景下的大规模生产
一、时代背景
“福特制”几乎与“泰勒制”同时出现,社会背景相同。所不同的是,泰勒
制主要从劳动者自身的动作入手,而福特制主要从改变生产方式入手,从而达
到相同的目的,提高劳动生产率。
二、主要观点及做法
1.福特汽车公司的创立
1863年,亨利·福特(1863-1947)出生于密歇根州格林费尔德城。父亲是
爱尔兰移民,在兄弟6人中排行第一。自幼动手能力很强,对于所有与机械相
关的东西都感兴趣。总是在摆弄机器,总是在与同事们商量着如何改进机器的
性能。福特是一个典型的美国式机械师,但是又比一般的机械师高出几个层次,
因为他能凭直觉判断如何使机器更好地工作。
1896年,福特发明了他的第一台不需要马的四马力四轮马车。其实就是在
四个自行车轮子上安装了一个不太稳定的轿车框架。这些并不能让福特在竞争
中领先。因为,当时在刚刚起步的轿车市场中,涌现了大量发明和改进,有很
多竞争对手。福特的战略是设计出一个模型,然后卖出去。这样就从资金上保
证聪明的想法可以不断出现。福特狂热地沉浸在汽油发动机的钻研之中,还没
有考虑如何将自己在机械方面的天赋转换到商业方面。这就使福特的资金支持
者们对于福特坚持寻求改进的做法并不满意。
1903年6月16日,福特汽车公司成立,共有12位投资人,筹资金额2.8万
美元,开始在底特律的麦克大街(MackAvenue)的工厂里组装汽车。公司推出
了一系列车型,按照字母顺序排列,分别为最先销售的是双缸A型福特轿车,B
型、C型、F型、K型、N型、R型、S型,福特汽车公司在第一年里推出了8种
不同车型,到了1908年公司每日生产达到了100辆。股东们已经狂喜,但福特
不满意,他盼望的是每天能生产1000辆轿车。股东们很忧虑,希望能阻止福特
将利润用于扩张,阻碍了福特公司在既定的轨道上迅速发展。但是,福特依然
我行我素。
1908年10月1日,第一辆T型车面世。售价为850美元。福特在T型车诞
生的时候,向世人宣布:我将为最大多数人生产轿车,希望创造一种大众买得
起的轿车。1909年,福特宣布,他将在未来只生产一种型号的轿车,那就是T
型车。此后的19年,T型车是福特公司唯一生产的车型。为此,福特公司持续
地寻求降低生产成本的方法。轿车越便宜,销售量就越大。“轿车价格每降低1
美元,我就可以增加1000个购买者。”每当成本降低时,福特公司就下调T型
车的价格。1908年,福特公司生产了6000辆T型车,售价为850美元(当时大
多数的车型售价在2000-3000美元之间)。1916年,售出了60000辆,售价为360
美元。当T型车的1500万辆下线时,售价为290美元。
2.生产方式的缺陷
当时的汽车生产主要依靠工人手工组装。一辆汽车大约五千多个零件,而通
常的装配方式是,先分散进行组装,即汽车各个总成部分的零件由各个装配小
组集中一处装配,然后,将各个总成再搬运集中到总装场地总装成整车。这种
方式,地上零件堆码无序,耗时多、浪费大、效率低,不适于大量生产,也不
可能满足市场的需要。正如福特在自己的传记中所描述的那样:在我们最初进
1/5
行装配时,只不过是在地板上找块地方把一辆汽车安装起来。工人们按顺序安
装零件,同盖房子的方法很相像。无人指挥的工人在场地上走来走去,选择材
料和工具花去很多时间,甚至超过他们实际操作的时间。工人得到的报酬不高,
因为这种在安装场地的“步行锻炼”不是按高额付酬的生产线。
3.流水装配线的基础
装配线的出现可以追溯到可交换零部件的概念,为装配线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⑴18世纪法国的枪炮制造工匠欧内·布兰卡(HonoreBlanc)曾经使用可
交换零部件为拿破仑每年生产1000火枪。该方法可以使用非熟练劳动力。但是,
当时的法国政府认为,让工人只生产产品的一部分是不可行的、不明智的。手
艺就意味着一个人可以生产出整件的产品。布兰卡的生产方式被无理地终止了。
⑵1793年埃利·惠特尼发明了锯齿轧棉机,产量比旧轧棉机高出十多倍,
使得棉花种植变得有利可图了。在这之前,一个劳力最快要花半天时间,才将
一磅棉纤维和棉籽分开,惠特尼轧棉机每天可以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