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原料乳中嗜冷菌快速检测新技术研究进展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
嗜冷菌是指在7℃及以下可生长的微生物,其种类繁多,在原料乳中最常见的嗜冷菌是革兰氏阴性的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和革兰氏阳性的杆菌属(Bacillus)。嗜冷菌对原料乳品质和货架期有很大影响,挤奶设备的不彻底清洗和消毒被认为是引起嗜冷菌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虽然嗜冷菌在巴氏杀菌和UHT灭菌阶段能够被完全杀死,但是其在生长繁殖过程中产生了热稳定性的蛋白酶和脂肪酶,这些酶在热处理之后仍能残留一定活性,在乳制品储藏过程中不断分解蛋白质和脂肪,最终导致乳制品出现苦味、腐烂味等风味异常。此外,某些嗜冷菌属能够产生毒素或者具有抗药性而被认为是机会致病菌。
因此,嗜冷菌污染是影响乳品工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快速准确地检测原料乳中嗜冷菌含量对提高乳制品品质,加强企业经济效益有战略意义。国际标准中嗜冷菌的测定方法是将原料乳在6.5℃下培养10d计数,该方法能够准确计数但是耗时过长。随着微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化学方法、免疫技术、分子基因技术、物理方法等技术被应用到微生物的快速检测中,其中大都适用于乳制品微生物的检测。这些新兴技术的出现大大缩短了检测时间,为乳制品企业及时有效地了解乳中嗜冷菌含量提供了依据。
1嗜冷菌快速检测方法国内外对嗜冷菌的快速检测建立了许多方法(见表1),这些方法不断被优化改进以求达到工业化应用的目的。然而刚采集的新鲜原料乳中初始嗜冷菌占细菌总数的10%~50%,在低温冷藏过程中再逐渐占据主导地位。一些快速检测方法(如氨肽酶法、电阻抗法、ELISA、QCM等)检测阈值较高,菌数达到104cfu/mL以上才能被检出,不能第一时间得到新鲜生乳中的嗜冷菌含量。DEFT法近些年来少有报道,且在103cfu/mL以上才有较好线性关系。而脂肪酶活法受到乳中游离脂肪酸等因素影响,与嗜冷菌的相关性仍有待研究。因此,本文将重点介绍其中几种近些年来发展较快,低检测阈值且快速省时的嗜冷菌检测技术。
1嗜冷菌快速检测方法
1嗜冷菌快速检测方法1.1实时定量PCR实时定量PCR(Real-timeQuantitativePolymeraseChainReaction,RQ-PCR)是在常规PCR体系中加入荧光染料或荧光探针,实现对PCR反应过程的实时监测和累加荧光信号的同步分析,从而克服了传统PCR只能基于凝胶电泳定性判断的缺点。很多研究表明该方法检测限与平板计数法相近,例如对原料乳中类芽孢杆菌属(Paenibacillusspp.)定量分析,其检测限约为3.25×101cfu/mL;而对污染奶样中单增李斯特菌(Listeriamonocytogenes)的PCR定量检测限可达1.58×103cfu/mL。
1嗜冷菌快速检测方法1.1实时定量PCR目前RQ-PCR趋于更加节约时间和成本,在单一反应中进行复合PCR扩增成为研究趋势。Machado等人针对不同目标基因设置了各自的特异性引物,对原料乳中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荧光假单孢菌属(P.fluorescens),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hydrophila)和沙雷氏菌(Serratia)进行复合PCR探索分析,凝胶电泳结果可清晰区分4条不同长度的DNA链,表明在原料乳中同时检测这四种细菌的可操作性。
1嗜冷菌快速检测方法实时的复合PCR技术通常采用含有不同荧光素的特异性探针在扩增时进行同步监测,而荧光染料不能特异性区分不同DNA片断,需通过后续的融化曲线分析来克服此问题。Omiccioli等人比对了荧光探针复合PCR和融化曲线分析两种方法来同时检测奶样中沙门氏菌(Salmomellaspp.)、单增李斯特菌和大肠杆菌O157(EscherichiacoliO157),结果显示虽然荧光探针复合PCR在检测培养基样品时更为灵敏,但两种方法在对奶样检测时达到了同样的检测限:1cfu/125mL。
1嗜冷菌快速检测方法这种技术的出现为原料乳中多种优势嗜冷菌属的同步检测奠定了基础,比对单一菌属的测定来反映嗜冷菌总数更具准确性。但是RQ-PCR无法区分样品中的DNA是来自活细胞还是死细胞。目前的解决方式是在DNA提取和扩增前先加入一种染料,在该技术中染料EMA或PMA只能进入死细胞破坏其细胞完整性和DNA结构,从而抑制死细胞DNA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