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2025年甘肃高考语文试题含解析及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文本内容】
(文本内容需要根据高考要求设计,以下为示例文本)
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人工智能的发展已经深入到社会的各个方面。人工智能不仅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还在教育、医疗、交通等领域展现出巨大的潜力。然而,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一系列伦理和社会问题。如何在推动人工智能发展的同时,兼顾伦理道德和社会公平,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大课题。
1.以下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科技的进步使得人工智能在社会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B.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带来了伦理和社会问题,需要我们关注。
C.文中提到了人工智能在教育、医疗、交通等领域的具体应用。
D.作者认为在推动人工智能发展的同时,应该兼顾伦理道德和社会公平。
2.根据文本内容,以下哪个选项最能概括文章的主旨?(3分)
A.人工智能的应用与挑战
B.人工智能对教育的影响
C.人工智能与伦理道德
D.人工智能与社会公平
3.文中提到的“一系列伦理和社会问题”,以下哪项不属于其中?(3分)
A.数据隐私保护
B.人工智能失业问题
C.人工智能替代人类工作
D.人工智能安全问题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
【文本内容】
(文本内容需要根据高考要求设计,以下为示例文本)
那年的秋天,风穿过金黄的麦田,轻轻摇曳着稻穗。老母亲坐在门前的石阶上,眼神中透着期待。她手中的线,穿梭于针眼,编织着岁月的痕迹。远方的儿子,就要从千里之外的部队回来,这是他第一次探亲。
1.以下对文本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5分)
A.文中以金黄的麦田和稻穗为背景,营造了一种温馨的乡村氛围。
B.老母亲坐在门前的石阶上,表现出她对儿子归来的期待和思念。
C.文中的“线”和“针眼”象征着母亲对儿子的牵挂和期待。
D.文中以儿子的视角,描绘了母亲等待儿子归来的情景。
2.文中的“那年的秋天”和“远方的儿子”,分别起到了什么作用?(6分)
3.文中画线的句子在结构和内容上有什么作用?(4分)
二、古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文本内容】
(文本内容需要根据高考要求设计,以下为示例文本)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
亮字孔明,号卧龙,徐州琅琊人。少孤,从父诸葛玄避难荆州。亮好书,观其大略。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1.以下对文本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5分)
A.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是徐州琅琊人。
B.诸葛亮少年丧父,跟随父亲诸葛玄躲避战乱。
C.诸葛亮喜欢读书,善于抓住书籍的精髓。
D.时人都不认为诸葛亮能比得上管仲、乐毅。
2.以下对文本中词语的理解和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5分)
A.孤:失去父母
B.避难:躲避战乱
C.好书:喜欢读书
D.观其大略:观察他的大致情况
3.翻译以下句子:(9分)
亮好书,观其大略。
(二)古诗文鉴赏(16分)
【文本内容】
(文本内容需要根据高考要求设计,以下为示例文本)
《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1.以下对诗句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5分)
A.“风急天高猿啸哀”描绘了秋天景色的凄凉。
B.“渚清沙白鸟飞回”表现了江水的清澈和沙洲的洁白。
C.“无边落木萧萧下”和“不尽长江滚滚来”体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热爱。
D.“万里悲秋常作客”表达了作者对漂泊生活的感慨。
2.诗句“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6分)
3.诗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请举例说明。(5分)
三、作文(40分)
【题目】
请以“面向未来,拥抱变化”为主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
1.紧扣主题,立意明确。
2.结构清晰,逻辑严密。
3.语言流畅,表达准确。
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参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C
解析:文本中并未提到人工智能在教育、医疗、交通等领域的具体应用,只是提到了这些领域。
2.答案:A
解析:文章主要讲述了人工智能的应用和带来的挑战。
3.答案:C
解析:文中提到的“一系列伦理和社会问题”包括数据隐私保护、人工智能失业问题、人工智能安全问题,但没有提到人工智能替代人类工作。
4.答案:D
解析:文中以儿子的视角,描绘了母亲等待儿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