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油层物理延安职业技术学院郝海彦三储层岩石中多相流体的渗流特性及应用2储层岩石的润湿性的测定
第二节储层岩石的润湿性的测定——润湿滞后现象油层物理三储层岩石中多相流体的渗流特性及应用AB润湿滞后的定义:三相润湿周界沿固体表面移动迟缓而产生润湿接触角改变的现象。润湿滞后影响因素(一)与三相周界的移动方向有关,主要是会发生静润湿滞后现象。(二)与三相周界的移动速度有关,主要是会发生动润湿滞后现象。(三)与石油中的表面活性物质在岩石表面上的吸附有关(四)与岩石颗粒表面粗糙程度有关
第二节储层岩石的润湿性的测定——润湿滞后现象油层物理一、与三相周界的移动方向有关,主要是会发生静润湿滞后现象。静润湿滞后:油、水与固体表面接触的先后次序不同时所产生的滞后现象。三储层岩石中多相流体的渗流特性及应用例如:把水滴放到事先沉浸在石油中的矿物表面上所测得的润湿接触角θ1总是大于把油滴放到事先沉浸于水中的矿物表面上以测得的接触角θ2(按规定,接触角均在极性较强的水这一侧测得)。这种随润湿先后次序不同而润湿角改变的现象,称为静润湿滞后或接触角滞后。θ1为前进角,θ2为后退角,并用两者差值即△θ=θ1-θ2来表示接触角滞后现象的严重程度,上述的△θ有时可大于60°。当测定两相流体对岩石的选择性润湿接触角时,应注意这种静止滞后现象,需要测得其平衡后的θ角才对。润湿次序不同引起润湿角改变图1—水;2—油;3—固体
第二节储层岩石的润湿性的测定——润湿滞后现象油层物理二、与三相周界的移动速度有关,主要是会发生动润湿滞后现象。动润湿滞后:在水驱油或油驱水过程中,当三相周界沿固体表面移动时,因移动的延缓而使润湿角发生变化的现象。三储层岩石中多相流体的渗流特性及应用水驱油时的接触角称为前进角或称增大角θ1;油驱水时的接触角为后退角或减小角θ2;当三相周界停止移动、界面处于稳定时,测定的润湿角为平衡角θ,则有θ1θθ2.动润湿滞后接触角与三相周界移动速度的关系运动速度越大,则动润湿滞现象越严重,当运动速度超过某一临界值后,会发生润湿反转现象。
第二节储层岩石的润湿性的测定——润湿滞后现象油层物理二、与三相周界的移动速度有关,主要是会发生动润湿滞后现象。三储层岩石中多相流体的渗流特性及应用在静止或低速条件下,水可以很好地润湿孔隙表面;但当注水驱油速度过大时,弯液面的运动速度就会超过水润湿岩石表面的临界速度,此时润湿角变大,润湿性就会发生反转,也就不能很好利用水润湿作用。当水在孔道中流过之后,还会在岩石表面上留下一层油膜而不利于驱油。动润湿滞后与反转(v1v2v3)
第二节储层岩石的润湿性的测定——润湿滞后现象油层物理三储层岩石中多相流体的渗流特性及应用三、与石油中的表面活性物质在岩石表面上的吸附有关现象:石油中所含表面活性物质在岩石表面上所形成的吸附层将使滞后现象大大地增强。并且在吸附层完全饱和时,滞后现象表现得最强烈。原因:和岩石固体表面相接触的石油和水,当其沿固体表面移动时,越靠近固体表面者就越难移动。光滑干净的大理石趋于平衡的速度很快,而在油中预浸的大理石松弛时间很长;经过油酸预处理后松弛时间就更长了。石油中的表面活性物质在岩石表面上的吸附,形成的吸附层将会严重加重静润湿滞后的程度。研究表明:接触角滞后是引起毛管力滞后的主要原因之一。
第二节储层岩石的润湿性的测定——润湿滞后现象油层物理三储层岩石中多相流体的渗流特性及应用四、与岩石颗粒表面粗糙程度有关岩石颗粒表面粗糙程度和非均质性越严重,三相润湿周界移动就越加困难,润湿滞后现象也越显著。固体的棱角和尖锐凸起对润湿滞后有很大影响。接触角θ还应该加上“形角τ”才能反映滞后情况,即θ=θ+τ,其中“形角τ”越大滞后也越大。接触角θ与形角τ的关系
THANKYOUFORWATCHING延安职业技术学院郝海彦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