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者的核心工作,就这三件事-2025.06.20.docVIP

管理者的核心工作,就这三件事-2025.06.20.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管理者的核心工作,就这三件事!

导言:干管理,累不累?管人,管事,管目标,千头万绪,按下葫芦浮起瓢。多少管理者,从早忙到晚,会议不断,沟通不停,最后一看团队业绩,心凉半截——力气没少花,效果不明显,问题到底出在哪?

说到底,管理不是大包大揽,不是事必躬亲。

真正的管理高手,懂得在关键处使劲,在要害处发力。

把下面这三件最基础、也最核心的事稳稳抓牢了,团队效能自然上来,超越大多数同行,绝非空话。

01、思维引导

管人,管的是手脚吗?那是监工。管的是嘴皮子吗?那是复读机。

真正的管理,管的是脑袋里的想法,是心里那根弦往哪边绷。员工怎么想问题,决定了他会怎么做事。思维不校准,行为准跑偏。

管理者最容易犯的错,就是看见问题立刻跳出来给答案:

“你应该这样!”“按我说的办!”短期看,快是快了,可员工下次碰到同类问题,还是两眼一抹黑,还得回来找你。更糟的是,他脑子懒了,思考的肌肉萎缩了,成了只会执行指令的机器。

真正的思维引导,是当个高明的“提问者”和“反馈者”。

员工方案交上来,别急着评判对错,先问一句:

“你定这个方向,核心是想解决哪个痛点?和咱们团队这个季度的关键目标,是怎么挂上钩的?

这一问,就能把他从执行细节里拉出来,逼他抬头看看大方向。

员工汇报进展卡壳了,也别直接告诉怎么跨过去,点一句:“你刚才提到资源不够,有没有试着想想,哪些环节稍微变通一下,能把这资源缺口给绕过去?”

这是在逼他动脑子找路径,而不是伸手要资源。

日常的“碎碎念”很重要。

开会、闲聊、看周报,逮着机会就强调:“咱们干这事,最终图个啥?”“客户最受不了的痛点在哪?”“这个动作,对最后那个大结果,到底有多大贡献?”

这些话像小锤子,一下下敲,在员工脑子里刻下“目标导向”、“客户第一”、“价值创造”这些烙印。

时间长了,他看问题的角度自然就变了,行动的方向感就有了。

思维一变,行动自然跟着变。员工脑子里那根弦儿调准了音,管理才真正省心省力。

02、行为监督

方向定了,脑子也转过弯了,是不是就能当甩手掌柜了?那不行。想法落地成结果,中间隔着一条叫“行动”的河。

想法再美,不一步一步蹚过去,全是白搭。

很多管理者掉进两个极端。

一种是彻底撒手,美其名曰“充分授权”,结果呢?

员工要么在河里瞎扑腾,进度偏到姥姥家还不知道;要么遇到个小水沟就卡住,不喊救命不动弹。等到发现船快沉了,黄花菜都凉透。

另一种是全程“贴身紧逼”,员工做个PPT,字体字号都要管;打个客户电话,恨不得在旁边开监听。员工喘不过气,手脚都不知道往哪放,哪还有心思琢磨怎么把事干好?创造力?早被盯没了。

管行为,核心是“节点”和“温度”。

关键节点不能丢。一个项目,哪几个环节是死活不能掉链子的“命门”?一次任务推进,哪几个时间点是必须踩准的“鼓点”?

管理者心里得门清。在这些关键处,必须设置清晰的检查点。

检查不是挑刺,是确认大方向没跑偏,核心动作没变形,别等到南辕北辙了才发现。

过程中得有“温度感”。

不是让你事无巨细都插手,而是保持一种“在线感”。

简单一句:“那个新渠道测试,跑一周了,感觉有戏没?”或者“上次说那个技术难点,现在卡在具体哪一步了?需要哪方面的支持点?”这种询问,传递的是关注,不是监视。

这种“在线感”,能让员工有安全感,遇到真正的坎儿敢开口,而不是硬着头皮死扛,最后小事拖大。

管行为,不是上枷锁,是确保在正确的航道上,动力充足地前进。撒手不管会翻船,管得太死会搁浅,关键在节点清晰和温度在线。

03、对结果负责

管理做到最后,一切都要落在一个“果”字上。

思维引导了,行为监督了,最后果子结不出来,或者结得又小又涩,前面所有的功夫都算白费。

对结果负责,是管理的终极考题,也是区分管理者的试金石。

“负责”这两个字,很多人理解窄了。不是秋后算账,业绩不达标就劈头盖脸一顿批。那叫甩锅,不叫负责。真正的对结果负责,是从头到尾、从上到下贯穿的一条责任链。

管理者首先得自己扛起大头。

目标定得是不是清晰可衡量?资源给没给到位?关键风险提前预警了没有?员工在冲锋陷阵,管理者得把弹药粮草备足,把路上的大坑尽量填平。

员工拿不到结果,管理者第一个要反思:是不是我哪里没做好,拖了后腿?

员工责任同样要压实。

光说“我努力了”、“我尽力了”没用。市场不相信眼泪,公司不养闲人。得让员工心里明镜似的:我领这份薪水,扛这块职责,就得交出对应的东西。不是把事情做完了就算交差,得看事情做完之后,产生了什么实际价值?客户买不买账?数据涨没涨?目标达没达成?

要培养员工的“结果思维”,把“任务完成”和“结果达成”区分开。

任务完成是动作,结果达成是价值。发了一百封邮件是任务,成功约到十个关键客户面谈才是结果。写完了报告是任务,报告里的分析真正推动了决策优化才是结果。

结果复盘不是走过场。事情做完了,无论成败,都得坐下来,

文档评论(0)

物业安全专家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EHS行业10年经验,擅长安全管理相关方案、总结、计划拟定,审核。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