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PAGE1
2025年《古人谈读书》教学札记
全息投影模拟的孔子画像在晨光中渐显轮廓时,我正用智能笔在电子备课簿上批注:教育的温度,藏在古今对话的褶皱里。这本《古人谈读书》的泛黄书页间,夹着去年学生用3D打印笔复刻的竹简模型,竹纹里还留着小宇当时不小心蹭上的指纹——就像此刻,全息教室里的孩子们正用电子笔在虚拟论语上圈画,而我悄悄在讲台角落摆上了一摞真正的线装书。
一、当表情包遇上知之为知之
智能手环提示课堂专注度达92%的瞬间,小诺的虚拟头像突然闪烁起犹豫的蓝光。她正用表情包翻译知之为知之,屏幕上跳出的自信脸与心虚脸反复切换。我走过去时,发现她的指尖在触控板上微微发颤——上周家长会上,她妈妈说孩子总因怕答错被AI扣分而不敢发言。
你看孔子的课堂里,颜回也总沉默啊。我点开全息投影里的《孔子的课堂》动画,特意定格在颜回侍坐的画面,但他把疑问都藏在竹简的空白处了。说着递过一支实体毛笔和宣纸,古人用墨汁记录困惑,就像你现在可以把不确定的地方画成问号。
那天的辩论会上,反方抛出有了搜索引擎何必不耻下问的观点时,小诺突然举起手。她展示的电子屏左侧是百度词条,右侧是自己手绘的思维导图:但上周我问体育老师不耻下问的耻字写法时,他教我的手势比屏幕动画更让人记得牢。智能评分系统给这个回答打了89分,却在思维独特性一栏跳出了罕见的金色星星。
二、三到读书法的元宇宙实验
朱熹的全息影像正讲解心到、眼到、口到时,实验室的智能传感器突然发出轻响——心到精读组的脑电波图谱比机械朗读组活跃了47%。小远的虚拟沙盘里,心字被他用数字积木堆成了跳动的心脏形状,旁边散落着眼口的象形文字。这个总在全息讨论时低头的自闭症孩子,此刻正用指尖反复描摹积木的棱角。
要不要试试三到密码?我把准备好的古法书签塞进他手心,木质纹理里嵌着微型芯片,触碰不同部位会亮起对应文字的投影。当他发现心到的光斑能照亮沙盘里模糊的古文时,眼里第一次有了明显的笑意。后来他妈妈发来视频,小远正对着家里的智能音箱念叨心到最要紧,手里攥着那张书签在阳光下晃出细碎的光。
制作三到警示卡时,小航的设计让全班惊叹:他用奶奶传下的蓝印花布做底,上面绣着会随温度变色的心字——常温下是沉静的靛蓝,握在手心片刻就透出温暖的绯红。就像朱熹说的,心热了,眼和口才会跟着热起来。这个总把AI作业评语当耳旁风的男孩,此刻正认真地给每个同学的警示卡盖自己刻的木章。
三、茶会上的阅读金字塔
名士茶会的虚拟茶香还未散尽,小萌突然举起电子平板:曾国藩说的志、识、恒,像不像我们上周做的阅读金字塔?她指尖滑动,将孔子的态度、朱熹的方法、曾国藩的毅力模块拼成发光的三角,底层的知之为知之支撑着中层的三到法,顶端闪烁的恒字突然弹出她的月度计划——每天用古法线装本抄录一句名言。
智能分析系统显示,全班83%的阅读计划里都出现了实体互动元素:小宇要每周找校工爷爷探讨古籍里的农耕知识,小林打算用全息投影给敬老院的老人讲论语故事。最动人的是小远的计划,他画了三个牵手的小人,标注着周一和老师沙盘读书,周三和AI对话,周五摸真实的书。
暴雨停电那晚,我们围着应急灯拼完最后一块阅读金字塔拼图。当温暖二字从拼图中心亮起时,小诺突然说:原来古人说的读书,不只是眼睛看,更是手心的温度传到心里。那一刻,窗外的雷鸣与教室里的翻书声共振,智能手环的快乐指数曲线突然冲破了预设的峰值——有些数据,本就该用来见证无法被量化的瞬间。
四、未完待续的批注
此刻我的电子备课簿上,《古人谈读书》的全息书页停留在学如不及,犹恐失之。旁边新添了一条今天的教学日志:早读时发现小远用书签轻轻触碰虚拟孔子的衣角,而全息影像竟罕见地停顿了0.3秒——或许AI也在学习,那些跨越千年的温暖,从来不需要高速网络,只需要愿意传递温度的指尖与目光。
明天,要在阅读APP里加一个古法批注功能:允许学生用手指蘸取虚拟墨汁,在电子屏上留下带着体温的笔迹。毕竟有些感悟,必须经过皮肤与纸张的摩挲,才能真正渗进心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