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第1页,共2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1材料的疲劳特性☆疲劳失效的特点第二章机械零件的疲劳强度及轴的设计计算机械零件的强度,是指机械零件抵抗各种机械性破坏的能力。早期的机械零件强度设计只限于静强度计算。到了19世纪中叶,从火车轮轴大量疲劳断裂的事故中发现了在交变应力作用下的疲劳破坏现象,开始了对疲劳强度的研究。实际上,常用的机械零件很多是在交变应力作用下工作的,疲劳破坏是其主要的失效形式之一。⑴工作应力值较低;⑵疲劳失效过程:裂纹萌生、裂纹扩展和断裂;⑶疲劳断口特征:贝壳纹第2页,共2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变应力的种类☆变应力的特征参数平均应力应力幅循环特征(应力比)稳定循环变应力非稳定循环变应力随机性非稳定变应力规律性非稳定变应力变应力的种类对称循环变应力脉动循环变应力非对称循环变应力第3页,共2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稳定循环变应力的分类——σmax=σminσa=0σm=σmaxr=+1σmaxr=0σmax=-σmin=σaσminr=-1σaσaσmaxσminσm-1<r<1静应力脉动循环变应力对称循环变应力任意不对称循环变应力σmin=0tσ0σaσm=σaσaσm=0第4页,共2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ABCDσmaxN☆疲劳强度的基本理论次疲劳区次疲劳区低周疲劳区(应变疲劳)低周疲劳区N=104高周疲劳区(应力疲劳)高周疲劳区N=106疲劳破坏的类型应变疲劳(低周循环)应力疲劳(高周循环)特点:应力水平高,循环次数少。材料因应变疲劳而破坏,∴用许用应变值来控制特点:应力水平低,循环次数多。材料因应力疲劳而破坏,∴用许用应力值来控制特点:应力水平低于某一数值,裂纹停止扩展。第5页,共2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σN有限寿命区无限寿命区*(循环基数)★疲劳曲线方程(当N<N0时)m、C为试验常数NσrNN0σrσr∞NC有限寿命疲劳极限持久疲劳极限疲劳极限寿命系数必须注意:Nc是对应于材料疲劳曲线转折点的应力循环次数,而循环基数N0是人为规定的一个循环次数。设计手册中的N0,可能等于Nc,也可能不等于Nc,这是查手册时应当弄清楚的,不要把二者弄混淆了。☆疲劳曲线(σ—N曲线)疲劳曲线是用一批标准试件进行疲劳实验并用统计处理的方法得到的。即以规定的循环特征r的变应力(通常取r=-1)加于标准试件,经过N次循环后不发生疲劳破坏时的最大应力称为疲劳极限应力σrN。通过实验,可以得到不同的σrN时相应的循环次数N,将结果绘制成疲劳曲线,即σ-N曲线。第6页,共2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材料不同,疲劳曲线不同:◆同样的材料,循环特性不同,疲劳曲线不同:◆可靠度不同,疲劳曲线不同:通常,未加说明的疲劳曲线,均指循环特性r=-1、可靠度R=50%的疲劳曲线。第7页,共2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OAσaσm☆疲劳极限应力图(适用于非对称循环变应力)?B?SBS45o45o曲线AC上方区域内坐标点所对应的最大应力值,都超过材料的疲劳极限。曲线AC下方区域内坐标点所对应的最大应力值,均低于材料的疲劳极限。C1.疲劳极限应力图——疲劳寿命一定时,应力比r不同,材料的疲劳极限σrN亦不同,它们之间的关系可用平均应力(?rm)和应力幅(?ra)绘成的曲线图表示。?0/2?0/2对称循环应力点静应力点(脆性材料)脉动循环应力点静应力点(塑性材料)?rm?ra?–1曲线AC上任一坐标点的变应力值代表材料在某一循环特性下的疲劳极限。第8页,共2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OAσaσmSCB45o45o2.塑性材料极限应力线图的简化E①直线ES段方程②直线AE段方程(用两点式求出)等效系数,取值见表(?0/2,?0/2)(0,?–1)有关扭转(剪应力)的简化疲劳曲线方程及当量应力幅计算式可仿照正应力方法确定。θ工程上为计算方便,用折线AES近似代替曲线ABC。即折线上任意点的坐标(σrm、σra)代表某一循环特性下的疲劳极限。由上式可看出,非对称变应力可以转化为对称循环疲劳极限σ-1。由此推论:第9页,共2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影响疲劳强度的主要因素三个方面:1应力集中的影响零件截面尺寸突变处(如过渡圆角、键槽、小孔、螺纹)及过盈配合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铁路通信工(技师)技能鉴定理论考试题及答案.doc VIP
- 党建与银行业务综合知识试卷真题及答案.docx VIP
- 2025年女性健康食品饮料趋势报告.pdf VIP
- 智能化工程售后服务方案.docx VIP
- 中国行业标准 YC/T 590-2021卷烟工业企业设备综合效率测评导则.pdf
- 铁路通信工(初级)技能鉴定理论考试题及答案.doc VIP
- (高清版)B-T 18380.12-2022 电缆和光缆在火焰条件下的燃烧试验 第12部分:单根绝缘电线电缆火焰垂直蔓延试验 1kW预混合型火焰试验方法.pdf VIP
- 化妆品包材行业基础知识.pdf VIP
- 校园文化建设服务承诺及质量保障措施.doc VIP
- 化验工题库.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