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三首》教学课件(第2课时).pptxVIP

《诗词三首》教学课件(第2课时).ppt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诗词三首

学习目标

1.感受诗歌的语言美、意境美。

2.能抑扬顿挫地朗读和背诵诗歌,初步培养对诗歌的鉴赏能力。

3.掌握本诗中的名句。

作者简介

刘禹锡

(772—842),字梦得,洛阳人,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被贬为郎州司马、连州刺史,晚年任太子宾客。其代表作有《乌衣巷》《秋词》《竹枝词》《浪淘沙》《杨柳枝词》《西塞山怀古》《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等。其诗集有《刘宾客集》。

创作背景

唐敬宗宝历二年(826),刘禹锡罢和州刺史任返洛阳,同时白居易从苏州归洛阳,两位诗人在扬州相逢。白居易在筵席上写了一首诗相赠:

“为我引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

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

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

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刘禹锡便写了《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来酬答他。

整体感知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精读文本

1.首联交代了什么?“凄凉地”和“弃置身”表露出诗人怎样的心情?

2.颔联在表现手法上有何特点?描写了怎样的现状?体会作者此时此刻的心情。

贬地之荒僻,贬时之漫长。辛酸和愤懑不平。

用典(闻笛赋、烂柯人)。写自己归来的感触:老友已逝,只有无尽的怀念之情,人事全非,自己恍若隔世之人。油然而生无限悲痛怅惘之意。

3.颈联写的诗句是什么意思?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境界?

4.结合标题,谈谈尾联的用意。

诗人以“沉舟”“病树”比喻自己,是抒发诗人的身世之感。其中包含事物新陈代谢的哲理: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社会总是要向前发展的。

表现了诗人心胸豁达、乐观的境界。

回应题目,答谢友人并与之共勉,表现诗人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

名句探究

1.请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颈联所展现的画面。

波涛滚滚的大江之上,沉没的船只旁边,有成千上万的船只扬帆竞发;大自然中,枯死的树木前头有千万棵树竞相争春,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2.诗歌颈联已经成为流传千古的佳句,你认为原因是什么?

(1)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意思是说,个人的沉沦算不了什么,社会总是要向前发展的,未来肯定会比现在好。

(2)情感由先前的伤感低沉转变为慷慨激昂,表现了乐观的精神。

课堂小结

作者借酒作诗答谢友人,表明自己积极向上的乐观态度,表现了诗人豁达的胸襟和奋发向上的精神。

文档评论(0)

crsky204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