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百日冲刺”联合学业质量监测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pdf

广东省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百日冲刺”联合学业质量监测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pdf

  1.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广东省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百日冲刺”联合学业质量

监测语文试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校姓名:班级:考号: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长江流域开发的时间进程远远落后于黄河流域,当黄河流域早已成为秦汉帝国经济重

心的时候,南方还处于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开发初期。

“”

开发长江流域,解决劳动力不足是一个关键问题,黄河流域的每一次战乱都为长江流

域提供了一次发展契机。从西汉末年王莽之乱以及随之而至的农民起义、东汉末年黄巾军起

义到三国分裂、西晋八王之乱永嘉之难、十六国更迭,黄河流域累经兵燹,人口大量南

“”“”

迁。仅公元世纪初永嘉之难至刘宋时期即公元年前后,南渡人口共约万。当时刘

442090

宋全境人口共多万,南下的北方移民占,这使江南开发所需劳动力得到补充。

5001/6

南北两大经济区地位的互换与北方政治中心对南方经济的依赖是逐渐形成的。从黄河、

长江两大流域人口总的变化来看,自东汉末年以后,黄河流域的人口数量在全国所占比例呈

递减趋势,而长江流域却呈明显上升状况。安史之乱引发的北方人口南迁,再度推动原已

“”

颇具规模的江南经济走上新的发展阶段,不但使之成为北方政治中心赖以撑持的支点,而且

成为全国的经济重心。对此当时朝野给予了充分肯定,如韩愈指出:当今赋出天下而江南

居十九。杜牧进一步肯定了这一事实:今天下以江淮为国命。北宋末年由靖康之难而

”“”“”

造成的第三次北方人口大量南迁,促使江南作为全国经济中心的地位日益巩固。这里有发达

的经济、丰富的物产以及众多的人口,仅在有限的平原地区之内就养活了全国近22%的人

口,同时还负担了国家大量粮赋。据《宋史·食货志》所载,太平兴国六年朝廷规定由江淮

运往京师的粮食为400万石。以后随着东南经济不断发展,至道元年增为580万石。大中祥

符初年朝廷又将江淮漕粮增至万石,这一数字是输往京师总漕粮的。包拯说:东

70082%“

南上游,财富攸出,乃国家仰足之源,而调度之所也。在运往京师的巨额漕粮中,江南所

”“

出过半,而来自太湖平原一带的漕粮,又素甲于江浙,可谓名副其实的苏湖熟,天下足。

”“”“”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并不代表移至整个长江流域,而仅限于下游长江三角洲与太

湖平原;长江流域各段的农业开发进程并不一致,长江上游的成都平原早在战国时期已进入

试卷第1页,共10页

与中原地区同步开发进程,唯位于中游的江汉平原至宋元时期才进入农业开发。宋元时期江

汉平原一直处于湖沼状态,先秦文献中称其为云梦泽,湖沼水体成为开发利用的障碍。江

“”

汉平原的形成与全面开发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学习资料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初高中各学科试卷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