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员工夏季防暑降温措施附急救知识考试题(附答案)
夏季高温天气易引发中暑等健康问题,为保障员工身心健康,有效预防高温作业风险,各企业需落实防暑降温主体责任,员工应掌握必要的防护技能及急救知识。以下从防暑降温具体措施、急救知识要点及考核试题(附答案)三部分展开说明。
一、员工夏季防暑降温具体措施
(一)企业主体责任落实
1.工作时间与强度调整
企业应根据《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在日最高气温达到40℃以上时,停止当日室外露天作业;37℃-40℃时,全天安排室外露天作业时间累计不超过6小时,且12:00-15:00不得安排室外作业;35℃-37℃时,采取换班轮休等方式,缩短连续作业时间,不得安排室外露天作业劳动者加班。对室内高温作业岗位(如车间、厨房),需每2小时安排10-15分钟休息,确保作业人员核心体温不持续升高。
2.作业环境改善
-通风与隔热:对密闭或半密闭作业场所(如仓库、锅炉房),安装轴流风机、负压风机或空调,保持空气流速≥0.3m/s;对热源集中区域(如熔炉、烤箱),采用石棉板、铝箔等材料进行隔热处理,降低作业面温度。
-设备辅助降温:为户外作业人员配备便携小风扇、降温冰袋(放置于颈部、腋下等大血管处);室内高温岗位设置喷雾降温装置(雾滴直径≤100μm,避免淋湿设备),使局部环境温度降低3-5℃。
3.清凉物资与健康保障
-饮品供应:每日提供含盐清凉饮料(0.1%-0.3%氯化钠溶液),人均供应量≥1.5L/天,发放时间覆盖早、中、晚作业时段;禁止提供冰镇饮料(温度<10℃),避免刺激肠胃引发痉挛。
-药品配备:在车间、工地等区域设置急救箱,配备藿香正气水(含酒精制剂需标注禁忌)、十滴水、人丹等防暑药品,以及医用冰袋、退热贴、生理盐水(0.9%)等急救物资,定期检查保质期。
-健康监测:入职前及高温作业前组织职业健康检查,对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高温禁忌证的员工,调整至非高温岗位;作业期间每2小时巡查一次,监测员工面色、出汗量及反应速度,发现异常立即干预。
4.培训与应急预案
-每月开展1次防暑降温专题培训,内容包括高温危害识别、个人防护技能、中暑症状判断及急救流程,培训后需通过考核(合格率≥90%)方可上岗。
-制定《高温中暑应急预案》,明确现场急救组(负责初期处置)、转运组(联系120并陪同)、后勤组(提供物资支持)职责;每季度开展1次应急演练,模拟热射病救治场景,确保5分钟内启动响应。
(二)员工个人防护要点
1.着装与装备选择
-优先穿着浅色、宽松、透气的棉质或速干面料衣物(如聚酯纤维+氨纶混纺),避免深色衣物吸热;户外作业需佩戴宽檐帽(帽檐≥7cm)、太阳镜(UV400防护)及防紫外线手套(UPF50+)。
-特殊岗位(如焊接、冶炼)需穿戴隔热服(外层铝箔反射,内层阻燃棉),搭配耐高温手套(芳纶材质),确保体表温度不超过35℃。
2.水分与营养补充
-少量多次饮水,每15-20分钟饮用100-150ml,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500ml/次)引发水中毒;可搭配含钾、镁的电解质饮料(如椰子水、运动饮料),弥补汗液流失的矿物质(每升汗液约流失钠50-80mmol、钾2-5mmol)。
-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主,增加富含维生素C(如番茄、猕猴桃)和B族维生素(如全麦面包、瘦肉)的食物,避免高油、高盐、辛辣食品加重肠胃负担;午休前避免过量进食,防止血液集中于胃部导致脑供血不足。
3.作息与身体调节
-保证每日7-8小时睡眠,午休时间(12:00-14:00)尽量在阴凉处静卧,避免剧烈活动;作业前30分钟可饮用淡盐水(500ml水+3g盐),提前补充体液。
-感觉头晕、乏力时,立即停止作业,到通风处解开衣领、腰带,用湿毛巾擦拭额头、颈部,轻拍手臂促进血液循环;若症状持续10分钟未缓解,需报告班组长并前往临时休息点观察。
二、高温中暑急救知识要点
(一)中暑分级与识别
1.先兆中暑:在高温环境下作业30分钟-2小时后,出现头晕、头痛、口渴、多汗、全身乏力、心悸、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体温正常或略升高(<38℃),及时干预可快速恢复。
2.轻症中暑:除上述症状外,出现面色潮红、大量出汗、皮肤灼热,或面色苍白、皮肤湿冷、血压下降、脉搏增快(>100次/分),体温升至38℃-40℃,需紧急处理防止恶化。
3.重症中暑:
-热痉挛:因大量出汗导致电解质紊乱,表现为四肢肌肉(尤其是腓肠肌)阵发性痉挛,疼痛剧烈,体温正常或稍高。
-热衰竭:以循环衰竭为主要特征,出现头晕、恶心、呕吐、晕厥、血压下降(收缩压<90mmHg),体温38℃-40℃,多见于老年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