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74.实验:验证动量守恒定律.docx

第七章 74.实验:验证动量守恒定律.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74.实验: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1.(10分)(2024·江苏盐城市阶段检测)两实验小组想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第一组采用传统的如图甲所示的“碰撞实验装置”验证两小球碰撞前后的动量是否守恒;第二组设计了如图乙所示利用固定了两个光电门的气垫导轨验证两滑块碰撞前后的动量是否守恒。

第一组主要操作步骤如下:

①安装好实验装置,使A球多次从斜轨上同一位置P由静止释放,找到其平均落地点的位置E;

②将与A球半径相同的B球静置于水平轨道的末端点,再将A球从斜轨上位置P由静止释放,多次重复上述过程,分别找到碰后A球和B球的平均落点的位置D和F;

③O为轨道末端点在地面的投影点,用刻度尺测量出水平射程OD、OE、OF,分别记为x1、x2、x3。已知A球和B球的质量分别为mA、mB。

第二组主要操作步骤如下:

①在气垫导轨上固定光电门1和光电门2,滑块M和N质量之比为1∶2,两滑块上固定宽度均为d的遮光片;

②调节气垫导轨水平;

③推动两滑块M和N分别由气垫导轨的左右两侧开始滑动,经测量,滑块M和N通过光电门1、2的遮光时间分别为Δt1和Δt2,两滑块发生碰撞后又先后通过两光电门1、2的遮光时间分别为Δt3和Δt4。

(1)(2分)第一组实验,当表达式成立时,即说明A球和B球在碰撞过程中动量守恒;(用mA、mB、x1、x2、x3表示)?

(2)(3分)第一组实验,当表达式成立时,即说明A球和B球发生的是弹性碰撞;?

(3)(2分)第二组实验,当表达式成立时,即说明滑块M和N在碰撞过程中动量守恒;(用题中所给字母符号表示)?

(4)(3分)第二组实验,当表达式成立时,即说明滑块M和N在碰撞过程中发生的是弹性碰撞。?

答案(1)mAx2=mAx1+mBx3(2)mAx22=mAx12+mBx32(3)

解析(1)采用题图甲所示装置,小球碰后做平抛运动,由于落地的高度都相同,则落地的时间相同,则小球落地的水平位移与平抛的初速度大小成正比,则实验中通过仅测量小球做平抛运动的水平位移,可间接得到小球碰撞前后的速度关系。碰前A球水平移动的距离为OE,两球相碰后,A球水平移动的距离为OD,B球水平移动的距离为OF,则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有mAv0=mAv1+mBv2,因下落时间相同则两端同时乘以t后有mA·OE=mA·OD+mB·OF,即mAx2=mAx1+mBx3,第一组实验,当表达式mAx2=mAx1+mB·x3成立时,即说明A球和B球在碰撞过程中动量守恒。

(2)第一组实验,若碰撞中动能守恒,则12mAv02=12mAv12+12mBv2

(3)第二组实验,设滑块M和N质量分别为m和2m;碰撞前M、N的速度大小分别为vM=dΔt1,vN=dΔt2,碰撞后M、N的速度大小分别为vM=dΔt3,vN=dΔt4,设碰前M的速度方向为正方向,则mvM-2mvN=2mvN

(4)第二组实验,当表达式12mvM2+12×2mvN2=12mvM2+12×2mv

2.(10分)如图甲所示,冲击摆是一个用细线悬挂着的摆块,弹丸击中摆块时陷入摆块内,使摆块摆至某一高度,利用这种装置可以测出弹丸的发射速度。

实验步骤如下:

①用天平测出弹丸的质量m和摆块的质量M;

②将实验装置水平放在桌子上,调节摆线的长度,使弹丸恰好能射入摆块内,并使摆块摆动平稳,同时用刻度尺测出摆长;

③让摆块静止在平衡位置,扳动弹簧枪的扳机,把弹丸射入摆块内,摆块和弹丸推动指针一起摆动,记下指针的最大偏角;

④多次重复步骤③,记录指针最大偏角的平均值;

⑤换不同挡位测量,并将结果填入表中。

挡位

平均最大偏角θ/度

弹丸质量m/kg

摆块质量M/kg

摆长l/m

弹丸的速度v/(m·s-1)

低速挡

15.7

0.00765

0.0789

0.270

5.03

中速挡

19.1

0.00765

0.0789

0.270

6.77

高速挡

θ

0.00765

0.0789

0.270

7.15

完成下列填空:

(1)(2分)现测得高速挡指针最大偏角如图乙所示,请将表中数据补充完整:θ=。?

(2)(4分)用上述测量的物理量表示发射弹丸的速度v=。(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3)(4分)为减小实验误差,每次实验前,并不是将指针置于竖直方向的零刻度处,常常需要试射并记下各挡对应的最大指针偏角,每次正式射击前,应预置指针,使其偏角略小于该挡的最大偏角。请写出这样做的一个理由:。?

答案(1)22.4(22.1~22.9之间的一位小数均正确)(2)m+Mm2gl

解析(1)分度值为1°,故读数为22.4°。

(2)弹丸射入摆块内,系统动量守恒,则有mv=(m+M)v,摆块向上摆动,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12(m+M)v2=(m+M)gl(1-c

文档评论(0)

教学资料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中小学教学资料制作,教学课程下载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05月02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