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新入职医生病历书写医学查房课件.pptxVIP

2025 新入职医生病历书写医学查房课件.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前言演讲人

01前言02病例介绍03护理评估:从“数据”到“人”的观察04护理诊断:从“问题”到“优先级”的排序05护理目标与措施:从“计划”到“落地”的闭环06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从“警惕”到“预判”的升级07健康教育:从“出院”到“终身”的延续08总结目录

2025新入职医生病历书写医学查房课件

01前言

前言站在2025年的春天,我看着台下新入职的年轻医生们,白大褂口袋里还别着刚发的蓝黑墨水笔——那支笔,我记得自己入职第一年时,笔帽上总沾着病历纸的碎屑。今天要和大家聊的“病历书写与医学查房”,是我们从医路上最基础却最关键的“第一课”。

我至今记得第一次独立写入院记录时的手忙脚乱:患者主诉“胸痛3小时”,我盯着电子病历模板里的“现病史”栏,反复核对时间线;上级医师查房时问“心电图ST段抬高的导联和对应导联的关系”,我翻着病例本的手直抖。那时才明白,病历不是简单的文字堆砌,它是患者病程的“时间胶囊”,是多学科协作的“共同语言”,更是我们临床思维的“显影剂”。

前言对于新医生而言,一份规范的病历、一场高质量的查房,既是对患者负责的起点,也是自我成长的阶梯。今天,我想用一个真实的病例贯穿全程——这是我去年管过的一位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老陈的故事。从他的病历书写到查房讨论,我们一起拆解“如何把患者的故事写进病历,把病历的细节转化为救治的关键”。

02病例介绍

病例介绍老陈,58岁,男性,2024年11月15日19:30由120送入急诊。主诉很明确:“持续性胸骨后压榨样疼痛4小时,伴恶心、大汗”。

我至今记得接诊时的场景:他蜷在平车上,额头上的汗把病号服领口都浸透了,右手死死攥着胸口的衣服。家属说他下午3点在工地搬砖时突然胸痛,以为是“岔气”,含了两颗速效救心丸没缓解,到5点疼得直吐,这才打了120。

急诊心电图(19:40)提示:V1-V4导联ST段弓背向上抬高0.3-0.5mV,肌钙蛋白I(19:50)3.2ng/mL(正常<0.04),诊断“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前壁)”。20:15急诊PCI术开通左前降支,植入支架1枚,术后转入CCU。

病例介绍我作为管床医生,当晚22:00完成首次病程记录。这里要强调:新医生写病例最容易遗漏的是“时间链”和“动态变化”。比如老陈从胸痛发作到就诊间隔4小时,这期间的用药(速效救心丸)、症状演变(从“压榨感”到“伴恶心呕吐”)、体征变化(血压从130/80mmHg降到105/65mmHg),都要像“电影回放”一样写清楚——因为这些细节可能决定是否溶栓、是否需要IABP支持。

上级医师查房时特别指出:“病例介绍不是流水账,要突出‘关键时间点’和‘异常值’。比如肌钙蛋白的绝对值、心电图的动态演变,这些是判断梗死范围和预后的核心数据。”这句话我记在笔记本第一页,后来每次写病例都会先划时间轴,再填关键数据。

03护理评估:从“数据”到“人”的观察

护理评估:从“数据”到“人”的观察老陈转入CCU后,护理团队立即启动系统评估——这也是我们医生书写病历的重要依据。护理评估不是“打钩式”检查,而是“把患者当整体”的观察。

主观资料:老陈皱着眉说:“胸口还是闷,像压了块石头,不敢大喘气。”问他睡眠,家属补充:“昨晚疼得没合眼,现在困得厉害但不敢睡,怕睡过去。”这里要注意患者的“心理主诉”——急性心梗患者常伴恐惧,这种情绪会影响心率和血压,甚至诱发心律失常。

客观资料:生命体征:T36.8℃,P92次/分(偶发早搏),R20次/分,BP110/70mmHg(右上肢);氧饱和度96%(鼻导管2L/min)。专科检查:双肺底可闻及细湿啰音(提示轻度肺淤血),心尖部可闻及3/6级收缩期杂音(需警惕乳头肌功能失调)。实验室数据:NT-proBNP2800pg/mL(升高提示心功能不全),血钾3.8mmol/L(偏低,需警惕室性心律失常)。

护理评估:从“数据”到“人”的观察护理评估的“细节”往往藏在“非数据”里:老陈的左手一直在揪被单,这是焦虑的肢体语言;问他“平时抽烟吗?”他说“一天两包,抽了30年”——吸烟史是心梗的重要危险因素,必须在病历中注明。我当时在护理记录里看到这样一句:“患者拒绝家属留陪,称‘别让孩子担心’”,这让我后来和患者沟通时多了份理解:他不是“不配合”,是在用自己的方式保护家人。

04护理诊断:从“问题”到“优先级”的排序

护理诊断:从“问题”到“优先级”的排序01基于评估结果,我们需要用NAND

文档评论(0)

sxgvvvvv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