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一)副词
副词是一种半实半虚的词,它们能表示行爲、动作、性质、状态的程度、範围、时间、可能性、情态和否定作用等,有一定的词汇意义,能独立作句中的次要成分,这是它近似实词的一方面;但是它不能单独表示一种实物、一种实情或一种实事,同时又不能用作句子的主要成分:主语、谓语,也不能用作宾语、定语,这是它同其他各类虚词相近的一方面。
1.表程度
①表示“稍微”之意。例如:少、稍、略。
②表示“更加”之意。例如:益、弥、愈、更。
③表示“非常、尤其”之意。例如:最、极、甚、至、尤、良、绝、颇。
例:
①乃使人复葺南阁子,其制稍异于前。(《项脊轩志》)稍:略微,稍微。
②奉之弥繁,侵之愈急。(《六国论》)弥:更加。愈:更加。
|特别提示|
古代汉语的“少”是“稍微、略微”的意思,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稍”;古代的“稍”则是时间副词,有“逐渐”的意思。
①辅之以晋,可以少安。(《左传·僖公五年》)
②太后之色少解。(《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
③项羽乃疑范增与汉有私,稍夺其权。(《史记·项羽本纪》)
程度副词“颇”在古代有两种意思。一是程度偏高,“很”“甚”
①唯袁盎明绛侯无罪。绛侯得释,盎颇有力。(《史记·袁盎晁错列传》)
一种是“稍”“略”
②“臣原颇采古礼与秦仪杂就之”《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
2.表范围
①表示“全、都、一起”之意。例如:悉、皆、咸、俱、举、凡、共、并。
②表示“只、不过”之意。例如:唯、特、徒、独、直、第、但、止、则、仅、顾。
例:
①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桃花源记》)咸:都。
②但见悲鸟号古木。(《蜀道难》)但:只。
3.表时间
①表示“曾经、已经”之意。例如:既、已、曾、尝、向、初、始、昔。
②表示“经常、一向”之意。例如:常、素、雅、恒。
③表示“不久”之意。例如:寻、旋、既而、未几。
④表示“正、恰好”之意。例如:会、正、适、方、属。
⑤表示“将要”之意。例如:将、且。
⑥表示“终于、最后”之意。例如:终、卒、竟。
例:
①吾尝终日而思矣。(《劝学》)尝:曾经。
②寻向所志,遂迷。(《桃花源记》)向:以前。
③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且:将要。
|特别提示|
古代汉语的“曾”可以表示时间,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曾经”;但“曾”的主要作用并不是表示时间,而是表示情态,用来加强否定语气,相当于“居然”、“竟”。
①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
②生王之头,曾不若死士之垄。(《战国策·齐策四》)
古代表示曾经的时间副词是“尝”。
古代汉语的“再”是数量词,专指两次。
①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左传·庄公十年·曹刿论战》
②田忌一不胜而再胜。(《史记·孙膑》)
4.表语气
①表肯定,“的确、实在”之意。例如:必、诚、信、良、固、果。
②表推测,“大概、恐怕”之意。例如:其、盖、殆、庶。
③表否定,“不、没有”之意。例如:不、弗、未、非、靡、亡、否、勿。
例:
①烟涛微茫信难求。(《梦游天姥吟留别》)信:实在。
②殆有神护者。(《项脊轩志》)殆:恐怕,可能。
③得之则生,弗得则死。(《鱼我所欲也》)弗:没有。
5.否定副词
古代汉语常用的否定副词有“不、弗、毋、勿、未、非、否”。?
“不”和“弗”都是表示一般的否定;
“毋”和“勿”相当于现在的“不要”和“别”,“毋”字在古书中常常写成“无”;
“未”字等于“没有”;
“非”一般都可以译成“不是”;
“否”字是一个用法特殊的否定副词,它和表示肯定的应答的“然”对立,经常用于单句中,相当于“不”或者“不是的”。
除了以上否定副词外,古代汉语常用“微”表示否定,大致相当于“如果不是”。
例:
①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左传·齐桓公伐楚》)
②不知乱之所自起,则弗能治。(《墨子·兼爱上》)
③苟富贵,毋相忘。(《史记·陈涉起义》)
④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济。(《左传·僖公二十二年》)
⑤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战国策·魏策四》)
⑥曰:“否,许子衣褐。”(《孟子·许行》)
⑦微斯人,吾谁与归?(范仲淹《岳阳楼记》)
随堂即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楚、魏会于晋阳,将以伐齐。齐王患之,使人召淳于髡曰:“楚、魏谋欲伐齐,愿先生与寡人共忧之。”淳于髡大笑而不应。王后问之,又复大笑而不应,三问而不应。王怫然作色曰:“先生以寡人国为戏乎?”淳于髡对曰:“臣不敢以王国为戏也,臣笑臣邻之祠田也,以奁饭与一鲋鱼。其祝曰:‘下田洿邪,得谷百车,蟹堁者宜禾。’臣笑其所以祠者少而所求者多。”王曰:“善。”赐之千金,革车百乘,立为上卿。
(节选自《说苑·复恩》)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将以伐齐醉不成欢惨将别
B.愿先生与寡人共忧之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C.又复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5年八年级语文上册名著阅读《红星照耀中国》之人物形象分析(领袖人物和红军将领).docx
- 2025年高中语文课内文言文《劝学》练习题(附答案).docx
- 2026年高考模拟作文题目及审题立意分析示例(十七).docx
- 2026年高考语文备考之文学类文本阅读真题汇编(二)(小说).docx
- 2026年高考语文备考之文言文实词120个(含课内例句)(上).docx
- 2026年高考作文备考训练:世上有些事,不是因为我们喜欢才去做(4篇范文).docx
- 2026年高考作文备考训练:在古韵流华中,觅得创新坚守之路.docx
- 2026年高考作文备考之40个反面人物素材(适用话题+段落).docx
- 2026年高考作文备考之二元思辨类作文审题立意与分论点练习.docx
- 2026年高考作文素材积累之小众经典的正反人物例子.docx
- 河北省廊坊市2024~2025学年度高一下期末测试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
- 济南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下期末检测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
- 济南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期末检测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
- 山东省枣庄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下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
- 山东省枣庄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