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江采芙蓉》课件.ppt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涉江采芙蓉

新课导入钟嵘在《诗品》中曾评《古诗十九首》说:“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它指的是《古诗十九首》的语言已经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了。今天,我们将要学习其中的一首——《涉江采芙蓉》,体味一下这“一字千金”的语言魅力。

《古诗十九首》最早载于梁代萧统编的《文选》,它是《文选》“杂诗”类的一个标题,包括汉代无名氏所作的19首五言诗,它们并非一人一时之作,也不是一个有机构成的组诗。“古诗”的原意是古代人所作的诗,约在魏末晋初,流传着一批魏晋以前文人所作的五言诗,既无题目,也不知作者,所以《文选》的编者把它们编集在一起,总题为《古诗十九首》。后世遂沿用这一名称。知识导读

《古诗十九首》从内容上看,主要抒写:矢志伤时、人生无常的感慨。世态的炎凉与人情的冷暖。游子思妇们离别相思之苦。艺术上继承了《诗经》和《楚辞》的传统,吸收了汉乐府的营养,创造出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被称为“五言之冠冕”。?

萧统(501~531)南朝梁代文学家,梁武帝萧衍长子。萧统2岁被立为太子,未及即位而卒,谥昭明,世称昭明太子。萧统对文学颇有研究,招集文人学士,广集古今书籍3万卷,编集成《文选》30卷。《文选》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文学作品选集,选编了先秦至梁以前的各种文体代表作品,对后世有较大影响。旧时读书人有“《文选》烂,秀才半”的说法,为后世推崇。

涉江采芙蓉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还顾望旧乡,所思在远道。长路漫浩浩。采之欲遗谁?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芙蓉:荷花的别名。1兰泽:生有兰草的沼泽。2遗(wèi):赠。3远道:犹言“远方”。4旧乡:故乡。5漫浩浩:犹“漫漫浩浩”,形容路途的遥远无尽头。6同心:古代习用的成语,多用于男女之间的爱情或夫妇感情融洽。7终老:终生。8

0102030405译文踏过江水去采芙蓉,美丽的水泽中长满香草。两心相爱却又各在一方,愁苦忧伤以至终老异乡。采了荷花要送给谁呢?想要送给那远方的爱人。回望那一起生活过的故乡,长路漫漫而又四野茫茫。

《涉江采芙蓉》诗意图

2.找诗眼,抓主旨;⑴什么是“诗眼”?找出本诗“诗眼”并根据“诗眼”概括主旨。诗眼:指作品中点睛传神之笔。(形式有二)①诗词句中最精炼传神的某个字;②抒发作者情感的字词,即诗词的主旨。本诗的“诗眼”是“忧伤”

离居终老之苦天地之间一声幽叹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相爱之人天各一方忧伤难遣“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这两句表达了主人公怎样的心情?有什么作用?表达主人公黯然痛苦的心情。还能让人深切地感受到两个彼此相爱的人的真挚笃厚的感情。因爱之深才思之深,因爱之长久才有“终老”之“忧伤”。

诗歌中写“采芙蓉”赠给所思之人,怎样理解“赠花”的行为?芙蓉,即荷花.给人以清幽、高洁之感。起首句,营造了清幽、高洁的意境。花草娇嫩美丽,又给人欣欣向荣的感觉,以花草赠亲朋,既有关怀、思念,也有表达了美好祝愿.

A诗歌描写“多芳草”和“兰泽”有什么艺术作用?B这是环境描写,意在从侧面烘托主人公形象的高雅和所表达感情的纯洁和美好。

五、六句的“还顾”、“漫浩浩”具有怎样的表达作用?“还顾”一词,动作性和画面感很强,清晰地表现了主人公孤独、忧愁、怅惘的形象和心情。“漫浩浩”一词是写主人公环顾所见“旧乡”的距离,给人以路途绵延无尽的感觉。这两个词含蓄地传达了主人公极度痛苦的心情,

问题探究有人认为抒情主人公是男性,“涉江”者和“环顾”者都是男子;②也有人认为抒情主人公是女性,“涉江”者是女子,“还顾”者则是“所思”的男子,你怎么看?

画面一一位怅立船头的女子。她与众多女子的嬉笑不同,她注视着手中的芙蓉默然无语。女子思夫怀远。

画面二(想象虚写)身在“远道”的游子。四处张望着,看着回家的路无边无际,忧愁不已。游子思乡怀人。

诗歌两个画面不是先后的,而是分隔、同时显现的:一边是痛苦的妻子,正手拈芙蓉、仰望远天,身后是密密的荷叶,红丽的荷花,衬着她飘拂的衣裙,显得那样的孤独凄清;一边是脑海中隐隐约约摇晃着返身回望的丈夫的身影,那一闪而隐的面容,竟是那般愁苦!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女子所想一种相思两处闲愁虚写(想象)落笔对方(从对方写起)\对写

“对写法”(落笔对方):“对写法”法又谓主客移位,是我国古典诗歌中的一种特殊的表现手法。简单说就是自己思念对方,却说对方不忘自己。(虚写、想象)(虚实结合)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1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2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3本是自己到了佳节便加倍地思念家乡的亲人,可作者不说自己想念家乡的兄弟,却

文档评论(0)

shao145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