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最新接触镜学题库及答案.docxVIP

  1.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5年最新接触镜学题库及答案

1.简述角膜的营养代谢主要来源及各部分的具体作用机制。

角膜作为无血管组织,其营养代谢主要依赖三个来源:泪液、房水和角膜缘血管网。泪液通过瞬目运动为角膜前表面提供氧气(约占代谢所需氧的80%)及葡萄糖、氨基酸等营养物质;房水通过角膜内皮细胞的主动转运为角膜基质层提供葡萄糖(约占代谢所需葡萄糖的70%)和电解质;角膜缘血管网通过弥散作用为周边角膜(距角膜缘2mm以内区域)补充部分营养,尤其在缺氧状态下可代偿性增加血流。角膜上皮细胞的有氧代谢主要依赖泪液中的氧,基质层成纤维细胞通过糖酵解利用房水中的葡萄糖,内皮细胞则通过钠-钾泵维持角膜脱水状态,其能量主要来源于房水中的葡萄糖代谢产生的ATP。

2.泪液的三层结构分别是什么?各层的主要成分及生理功能是什么?

泪液自前向后分为脂质层、水液层和粘蛋白层。脂质层由睑板腺分泌,主要成分为蜡酯、胆固醇酯和甘油三酯,厚度约0.1-0.2μm,功能是减少泪液蒸发(蒸发率降低约50%)、维持泪膜表面张力(约30-40mN/m)及防止泪液外溢。水液层占泪液总量的98%,由主泪腺和副泪腺分泌,主要成分为水(99%)、电解质(Na?、K?、Cl?)、蛋白质(溶菌酶、乳铁蛋白)、免疫球蛋白(IgA)及生长因子(EGF),厚度约7-10μm,功能是为角膜提供营养、维持眼表湿润、清除代谢废物及发挥抗菌作用(溶菌酶可溶解革兰阳性菌细胞壁)。粘蛋白层由结膜杯状细胞分泌,主要成分为跨膜粘蛋白(MUC1、MUC4、MUC16)和分泌型粘蛋白(MUC5AC),厚度约0.02-0.05μm,功能是降低角膜上皮的表面张力(从72mN/m降至30-40mN/m),使水液层能均匀铺展于眼表。

3.计算:患者框架眼镜度数为-6.00DS,顶点距离12mm,求等效接触镜度数(保留两位小数)。

等效接触镜度数计算公式为:FCL=Fspectacle/(1-d×Fspectacle),其中d为顶点距离(单位:米)。本题中d=0.012m,Fspectacle=-6.00DS,代入得:FCL=-6.00/(1-0.012×(-6.00))=-6.00/(1+0.072)=-6.00/1.072≈-5.59DS。

4.接触镜配适评估中“动态配适”的观察要点包括哪些?各要点的正常表现是什么?

动态配适观察需在患者瞬目后观察接触镜的移动度、中心定位、边缘翘起及泪液交换情况:

(1)移动度:自然瞬目后,接触镜垂直方向移动1-2mm(硬性接触镜)或2-3mm(软性接触镜)。移动度过小(1mm)提示配适过紧,可能导致角膜缺氧;过大(3mm)提示配适过松,易引起镜片移位。

(2)中心定位:镜片光学中心应与瞳孔中心重合,上方边缘距上睑缘1-2mm(正视位),向下注视时镜片下缘不超过下睑缘。中心定位不良(如偏位1mm)可能导致光学矫正效果下降或角膜局部压迫。

(3)边缘翘起:硬性接触镜边缘应均匀翘起,与角膜缘平行,翘起高度0.05-0.15mm;软性接触镜边缘应自然贴合,无内卷或外翻。边缘翘起异常可能引起泪液交换障碍或眼睑刺激。

(4)泪液交换:瞬目后,镜片下可见泪液流动(硬性接触镜更明显),交换量以镜片移动时能带入新鲜泪液、排出代谢废物为标准。

5.硅水凝胶接触镜与传统水凝胶接触镜的主要差异有哪些?从材料特性、透氧性、临床应用三方面对比。

(1)材料特性:硅水凝胶以硅氧烷单体(如TRIS)与亲水单体(如HEMA)共聚而成,硅成分占比20%-50%;传统水凝胶以HEMA为主,添加少量交联剂(如EGDMA),水含量38%-80%。硅水凝胶亲水性较差(接触角40°-80°),需表面改性(如等离子体处理);传统水凝胶亲水性好(接触角20°-40°),但易吸附蛋白质。

(2)透氧性:硅水凝胶透氧系数(Dk)为80-300barrers(如lotrafilconB的Dk=140,enfilconA的Dk=243),透氧率(Dk/t)与镜片厚度相关(中心厚度0.04-0.12mm时,Dk/t125);传统水凝胶Dk=8-40barrers(如etafilconA的Dk=20),透氧率随水含量增加而升高(水含量70%时Dk/t≈24)。硅水凝胶的透氧主要依赖硅的疏氧通道,不受水含量影响;传统水凝胶依赖水通道,高水含量镜片(55%)在干燥时透氧性显著下降。

(3)临床应用:硅水凝胶适用于长戴(夜戴需符合ISO18369-4标准,Dk/t≥24)、高屈光不正(-10.00DS以上)及缺氧敏感人群(如大角膜、深前房);传统水凝胶适合日戴(12小时)、低度数(-6.00DS)及泪液分泌正常者。硅水凝胶的主要问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6****467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