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活性炭四氯化碳(CTC)值检测仪技术要求及检测规范(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docx

《便携式活性炭四氯化碳(CTC)值检测仪技术要求及检测规范(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

《便携式活性炭四氯化碳(CTC)值检测仪器技术要求及检测规范》编制说明

一、项目背景

1.1任务来源

当前,我国能源结构转型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正加快推进工业体系演变重构,并带动环保技术迈向绿色低碳与循环发展之路。挥发性有机物(VOCs)是造成区域大气复合污染的关键前提物。在诸多VOCs净化技术中,活性炭吸附技术因为其简单有效、成本低、适应范围广等优势而被广泛应用,其吸附性能是评估其质量的关键指标。但是目前市场上活性炭质量参差不齐,生产活性炭的企业不少以次充好,导致使用活性炭的企业投入了高昂的成本确没有实现治理效果,而使用活性炭的企业也存在因无法准确评估活性炭性能而出现更换频次不够、以假充真、填充不规范等环境问题。由于现行的挥发性有机物治理用活性炭标准适用范围不明确、指标体系不健全、技术要求不完善等,导致在环境执法过程中,存在无法准确评估活性炭性能,造成该类环境违法行为执法依据不足的情况,制约了挥发性有机废气综合治理工作高质量发展。在活性炭性能评测领域,检测大多依赖第三方实验室,检测费用高,检测周期长,无法为企业持续、有效、快速的评估正在使用的活性炭的吸附情况。因此,开发一款测定速度快,结果偏差较小,经济可行的活性炭性能测评仪器是解决当前活性炭发展困境的方式之一。基于此背景开发了便携式活性炭四氯化碳(CTC)值检测仪,旨在为便携式活性炭四氯化碳 (CTC)值检测仪器建立统一的技术要求和检测规范,以确保仪器在测量活性炭

吸附能力时的准确性、可靠性和一致性。

1.2工作过程

1)成立编制组时间:2024年10月底成立编制组。

2)2024年10月起,调研国内外相关政策、标准、文件以及文献等资料。

3)2024年11月28日,由中华环保联合会牵头召开标准立项审查,形成如下意见:

①同意立项;

②进一步研究和明确标准的适用范围,建议将标准名称修改为《便携式活性炭四氯化碳(CTC)值检测仪器技术要求及检测规范》;

③加强对国内外仪器的调研梳理,完善仪器技术要求的内容;

2

④研究和增加方法原理、质量控制等章节的内容:

⑤进一步优化标准用语和文本编辑。

4)根据立项审查会建议对标准文本进行编制修订,于2025年4月完成标准文本和编制说明初稿的编制。

5)召开标准初稿技术审查会。

6)公开征求意见。

7)汇总意见和检测结果,形成送审稿。

二、标准制定必要性、编制依据和原则

2.1标准制定必要性

便携式活性炭四氯化碳(CTC)值检测仪作为一种新兴技术设备仪器,尚无统一规范,因此可以通过建立标准规范技术指标,保障产品和服务质量。

标准可以明确质量要求,建立市场规范,明确行业标准,防止劣质产品流入市场,如仪器标准对设备的抗震,精度,耐低温、耐高温等技术性能都提出了明确要求。

标准的设定可以预防事故,标准明确安全设计要求,例如仪器箱体的防爆要求,避免因设计缺陷导致爆炸、漏电等事故。

标准规定设备的耐久性指标(如工业机械的疲劳测试),确保其在生命周期内稳定运行,减少突发故障风险。

标准为新技术研发提供基准,促进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创新,推动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

标准化的操作界面可以降低用户学习成本,有利于设备的使用推广。

标准的制定提高生产和使用活性炭企业的环保意识,通过宣传和教育,让企业认识到仪器使用的长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2编制依据

活性炭四氯化碳吸附率是指在国家标准要求的温度下,以恒定流量空气带出精确浓度的四氯化碳气体,通过一定炭层厚度的活性炭,利用活性炭孔道表面静电吸附力来吸附四氯化碳,当达到吸附饱和时活性炭试样所吸附的四氯化碳的质量与试样质量的比值即为活性炭的四氯化碳吸附率(GB/T7702.13—1997、GB/T12496.5—1999),针对于活性炭四氯化碳吸附率,无论是团体标准、地方标准、行业标准、国家标准都对其提出了明确要求。

3

团体标准:T/CAEPI52—2022工业有机废气净化用蜂窝活性炭;T/ZAEPI010—2023再生蜂窝状活性炭;

地方标准:DJG330424/T72—2023挥发性有机物活性炭分散吸附-集中再生管理与服务技术规范;

行业标准:LY/T3284—2021工业有机废气净化用活性炭技术指标及试验方法;LY/T3012-2018室内空气净化用活性炭

国家标准:GB/T7701.1—2008煤质颗粒活性炭气相用煤质颗粒活性炭;GB/T7701.3—2008煤质颗粒活性炭载体用煤质颗粒活性炭;

基于各地方、团体、行业、国家都对活性炭CTC值测定提出了明确要求,因此通过对国标测试过程进行改进

文档评论(0)

fdfdsos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100020006000001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