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国对日安全认知的演变及竞...日还辽政策出台为中心的考察_邢媛媛.pdf

俄国对日安全认知的演变及竞...日还辽政策出台为中心的考察_邢媛媛.pdf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俄国对日安全认知的演变及竞争战略的调整

———以迫日还辽政策出台为中心的考察

邢媛媛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历史学院,北京100102)

摘要:迫日还辽是关涉俄帝国核心利益且产生深远影响的复杂外交事件,俄国对日本安全认知的演

变是迫日还辽政策出台的关键性变量。对俄国而言,中日甲午战争中的日本从“并不是理想的大陆邻居”

升级为“危险的邻居”,最后成为“不得不十分关注的邻居”,俄国对日本安全认知的深化反映出日本对俄

国威胁的不断加深,迫日还辽政策应运出台。俄国对日认知形塑其对日外交行为,意味着俄国从以大国竞

争为主、地缘竞争为辅的战略框架转向以地缘竞争为主、大国竞争为辅。短期来看,迫日还辽缓解俄国的

地缘压力,符合特定条件下的国家安全需要。从长期看,强势凌厉的战略布局背后体现俄国对霸权可能衰

落的焦虑和维持霸权能力的不自信,暴露出地缘竞争的脆弱和战略调整的乏力。

关键词:俄国;日本;迫日还辽;远东;地缘竞争

中图分类号:K512.4;K31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05X(2023)02-0106-10

“三国干涉还辽”是俄国主导、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土地上实施的分赃行径。中日甲午战争中国

失败、日本胜利的态势打乱俄国变中国东北为势力范围的战略计划,促使俄国视日本为威胁俄帝国安

全、染指帝国在华利益的东方对手。三国干涉还辽后俄国以调停有功为饵,强迫清政府租借旅顺与大

连,继续与列强争夺在华权益。

对俄国而言,迫日还辽是一个关涉俄帝国核心利益,且产生深远影响的复杂外交事件。迫日还辽

政策出台具有“因地、因时、因势”的特点,体现出鲜明的时局性和强烈的针对性,意味着俄国从以大

国竞争为主、地缘竞争为辅的战略框架转向以地缘竞争为主、大国竞争为辅。俄国基于对国际形势、

地区格局和战略环境的认知以及对现实安全风险和挑战的判断,确立“迫日还辽”的外交政策。这既

反映出东北亚国际关系的基本面貌和趋势,也顺应俄帝国战略规划转向的需要,为施行新型国家战略

赋予了政治效能。

1895年4月17日,中日签署《马关条约》,中国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岛、澎湖列岛给日本。4月23

日,在俄国主导下,俄法徳三国驻日公使同时向日本递交要求其放弃占领辽东半岛的照会。日本在试

图离间俄法德三国联盟和组织英美意三国反干涉联盟失败后,于5月5日答复“约定放弃辽东半岛之

永久占领”。俄国迫日还辽重创俄日关系,俄中、英日分别靠拢,东北亚秩序加快重塑。围绕迫日还

辽事件,学术界研究成果繁多。通观之,主要集中于对事件影响(后果)的讨论:一是远东国际关系

①[日]陆奥宗光著,赵戈非、王宗瑜译:《蹇蹇录》,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8年版,第170页。

②如:张九山:《论三国干涉还辽与日本外交对策》,《日本研究》1991年第1期;刘真武:《三国干涉还辽与日俄战

争爆发》,《世界历史》1993年第5期;张富强:《“三国干涉还辽”与日本军国主义的外交转折》,《社会科学战线》1997

年第2期;段国正:《俄、徳、法三国干涉还辽与以夷制夷》,《甘肃社会科学》1999年第4期;钱文华:《“三国干涉还辽”

与远东国际关系的变化》,《南通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4期。

106

·俄国对日安全认知的演变及竞争战略的调整·

变化,二是清政府应对,三是日本外交转折,四是俄日战争爆发等。相较之下,决策出台(即事件前

因)尤其是主导者俄国对日本的安全认知演变,是研究者容易忽略或语焉不详之处,如此重要的历史

事件在学术领域就出现逻辑链条的断裂。以更加宽广的视野回溯历史,正是对日本安全认知的持续

深化引起俄国高度警觉,俄国对面临的威胁和挑战有了新的判断才最终确立强烈干涉立场。而由此

埋下的俄日战争火种日渐蔓延,引发后来东北亚局势激烈动荡。

对他国从认知到行动的传导是一国外交行为内生性逻辑的自洽过程,俄国的对日安全认知形塑

其对日外交行为。本文充分运用新发掘史料,以中日甲午战争为背景,以三次俄帝国特别会议为时间

纵轴,从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实用至上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