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江西省寻乌中学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语文
本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建筑作为一种空间结构的展现和特定文化的载体,其背后必然有着某种精神境界的支撑。中国自古便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由于这些民族所居住的地域东西南北自然环境的不同与气候条件的差异,也由于不同地区各自产有不同的建筑材料,所以在世世代代的生活过程之中,人们按照各自生产和生活的不同需要,创造了各具特色的建筑。
建筑作为人类实践活动的产物,是一种人化的自然存在,它凝结了人们的意识,体现着人们的生活方式。透过建筑这个历史的“望远镜”,我们能看见先民在建造它们时的身影,读懂支撑他们进行建筑设计和建造过程的精神世界。具体而言,中国古代建筑蕴涵着中国古人关于自身、人与人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而这些思考便逐渐积淀成了中国古代建筑的不同精神境界。
建筑最基本的功能是满足人们生理和安全需求。按照马克思的基本观点,“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人“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马斯洛通过其“需求理论”指出,生理需求是人类首要和最基本的需求。建筑者首先注重的是人的生存、生活感受,强调首先必须使建筑适合人们居住和活动。此外,古代建筑向来崇尚节俭、实用的理性精神,中国古人在设计和建造建筑物时首先加以考虑的就是“宜居乐生”。随着时间的流逝,这样的基本考虑便逐渐积淀成了与个体基本生存直接相关的“宜居乐生”的精神境界。
无论什么样的中国古代建筑,从故宫到乡间农舍,在其众多差异的背后都有一个最基本的相同点,即方便居住者的日常使用,而这显然是为了更好地进行自然而然的生活、创造适宜和谐的生活环境。比如说,《周易·说卦》就曾经提到“土生木,木生风”,这是因为中国古人认为木代表着生气,而土和石头则是无生命意识的象征,所以,在中国古代建筑者看来,木结构与人的生命意识息息相关,古代建筑的“木结构”具体体现了对“乐生”的推崇。同时,“木结构”还具有取材容易、造型方便、施工快速等优点,这也契合了中国古代建筑富含的实用理性主义精神。
中国古代社会是高度重视礼制的社会。《荀子·礼论》中“礼起于何曰: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是说,由于社会资源有限,所以只有通过“礼”使每个人在一个等级结构中各安其位而防止逾越分位争夺资源,社会才有可能稳定地存在和发展。实际上,这里的“礼”不仅是人们应该遵守的道德规范,同时也是保证社会生活正常运行的律法制度,它通过对个体提出强有力的约束,以保证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从社会生活的分层角度来看,“居室”满足生活的需要,但其更重要的作用,则体现为维持社会秩序的“礼制”,如《礼记·曲礼》曰:“君子将营宫室,宗庙为先,厩库为次,居室为后。”在中国古代社会,无论是民宅还是宫殿和城市的设计,基本上都采用了严格的中轴对称式布局,这种建筑布局展示了中国古代礼教所充分强调的“尊者居中”的基本要求。再如,《礼记·王制》有“天子之堂九尺,诸侯七尺,大夫五尺,士三尺”和“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庶人祭于寝”的记载。
从中国古代文献来看,“礼”起源于祭神,“故其字后来从示,其后扩展为对人,更其后扩展为吉、凶、军、宾、嘉各种仪制。”由此可见,“礼”来源于中国古代的神权和族权,后来随着社会历史的不断发展而逐渐演变成为贯穿整个中国古代社会的行为规范的核心内容,进而成为统治阶级的统治工具。
从中国思想史的角度来看,“天人合一”的命题最早是由北宋哲学家张载提出的,他认为儒者“因明致诚,因诚致明,故天人合一,致学而可以成圣,得天而未始遗人”。张载把“天人合一”看作人所追求的最高境界。张岱年、方克立在《中国文化概论》中指出:“中国古代思想家关于天人合一的思想,其最基本的涵义就是充分肯定‘自然界和精神的统一’。”
“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在中国古代建筑上的具体表现之一,就是以人与自然和谐为核心的风水理论。风水理论主要关乎宫殿、住宅、村落、墓地的选址、方位、营造等方法及原则,是一门有关选择合适的建筑方位的学问。风水理论认为,建筑者必须重视山形地势,把小环境放入大环境中进行考察。因此,在这个有机大系统中,天、地、人三者是相互依存的,人必须宏观地把握各个子系统之间的关系,使人与建筑适宜自然、回归自然,以达到天人合一、注重和谐的理想境界。
(摘编自张守连等《浅析中国古代建筑的三种境界》)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建筑是特定文化载体,由于中国各民族在精神境界上存在根本差异,所以他们的建筑风格呈现出鲜明的地域特色。
B.文中将马克思的观点与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马斯洛的看法进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云南省丽江市永胜县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docx
- 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西四旗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 山东省济宁市曲阜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 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 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 山东省聊城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统考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 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 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 河北省石家庄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 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市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下学期期末调研测试语文试卷(含答案).docx
- 河南省金科新未来联考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 湖北省十堰市丹江口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解析).docx
- 广西北海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检测语文试卷(含答案).docx
- 贵州省贵阳市普通高中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监测语文试卷(含答案).docx
- 重庆市綦江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 山东省济南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 广西河池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下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docx
- 山东省聊城市高唐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最近下载
- 组织知识清单.docx VIP
- DB44_T 2647-2025 危险化学品储存装置安全使用技术规范.docx VIP
- 24年注会《战略背诵口诀表》.pdf VIP
- 二级圆柱齿轮减速器设计详细讲解.docx
- 曲线积分与曲线积分.doc VIP
- 梅毒螺旋体检测标准操作规程【参考】.doc VIP
- 2025年云南大理经济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及下属子公司第二批招聘31人考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招标代理机构设置运作机制和流程.doc VIP
- 中国红磷阻燃剂项目商业计划书.docx
- 2025年云南大理经济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及下属子公司第二批招聘31人考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