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册语文统编版期末专项培优文言文阅读(含解析).docxVIP

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册语文统编版期末专项培优文言文阅读(含解析).docx

  1. 1、本文档共6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期末专项培优文言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共18小题)

1.(2024秋林芝市期末)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甲]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节选自《岳阳楼记》)

[乙]

王①,帝②第五子元杰也。尝于邸③中为假山,费数百万。既成,召僚属,置酒共观之众皆叹美坦④独俯首不视。王强使视之,坦曰:“但见血山耳,安得假山!”王惊问其故,对曰:“坦在田舍时,见州县催税,上下相急,父子兄弟鞭笞苦楚⑤,血流满身。此假山皆民租所出,非血山而何!”是时,帝亦为假山未成,闻之亟⑥毁焉。

(节选自《纲鉴易知录》)

【注】①王:指益王赵元杰,字明哲。②帝:宋太宗。③邸(dǐ):旧时高级官员、贵族办事或居住的地方。④坦:姚坦,当时在益王府任职。⑤楚:痛苦,悲痛。⑥亟(jí):急忙,赶快。

(1)请用“/”给[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限断两处)

置酒共观之众皆叹美坦独俯首不视

(2)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②微斯人,吾谁与归

③尝于邸中为假山

④王强使视之

(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②但见血山耳,安得假山!

(4)[乙]文中姚坦认为假山是“血山”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语句回答)

(5)[乙]文中姚坦的言行正是范仲淹《岳阳楼记》中“”这句话的真实写照。

(6)[乙]文中姚坦具有怎样的品质?

2.(2024秋新城区校级期末)文言文。

【甲】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乙】大清兵大至,屯班竹园。明日,总兵李栖凤、监军副使高岐凤拔营出降,城①中势益单。诸文武分陴拒守。旧城西门险要,可法②自守之。作书寄母妻,且曰:“死葬我高皇帝陵侧。”越二日,大清兵薄城下,炮击城西北隅,城遂破。可法自刎不殊③,一参将拥可法出小东门,遂被执④。可法大呼曰:“我史督师也。”遂杀之。

【注释】①城:扬州城。②可法:史可法,明末抗清名将、民族英雄。③殊:死。④执:捉住。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蹴尔而与之蹴:

②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得:

③是亦不可以已乎已:

④作书寄母妻书:

(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②炮击城西北隅,城遂破。

(3)【甲】【乙】两段文字从表达方式上看都运用了,【甲】在表达方式上还使用了。

(4)史可法是【甲】文中所说的有“本心”的人吗?请结合【乙】段内容作简要分析。

3.(2024秋庆云县期末)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先子①讳序,字仲先,生于开宝六年,而殁于庆历七年。娶史氏夫人,生子三人,长曰澹,次曰涣,季则洵也。先子少孤喜为善而不好读书晚乃为诗能白道,敏捷立成,凡数十年得数千篇。上自朝廷郡邑之事,下至乡闾子孙畋②渔治生之意,皆见于诗。观其诗虽不工,然有以知其表里洞达,豁然伟人也。性简易,无威仪,薄于为己而厚于为人,与人交,无贵贱皆得其欢心。见士大夫曲躬尽敬。人以为谄,及其见田父野老亦然,然后人不以为怪。居乡闾,出入不乘马,曰:“有甚老于我而行者,吾乘马,无以见之。”敝衣恶食处之不耻,务欲以身处众之所恶,盖不学《老子》而与之合。居家不治家事,以家事属诸子。至族人有事就之谋者,常为尽其心,反复而不厌。凶年尝鬻③其田以济饥者。既丰,人将偿之,曰:“吾自有以鬻之,非尔故也。”卒不肯受。力为藏退之行,以求不闻于世。然行之既久,则乡人亦多知之,以为古之隐君子莫及也。先公十五年而卒,追封蓬莱县太君。

(节选自苏洵《嘉祐集》卷十四)

【注】①先子:已经去世的父亲。②畋:打猎。③鬻:卖。

(1)下面对句中划线词的语境意义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联系成语“平易近人”,可推知“性简易,无威仪”中“易”意义为“容易”。

B.查字典“怪”有“奇怪”“责怪”等义项,“然后人不以为怪”中“怪”应选择“奇怪”。

C.“敝衣恶食”中依据“敝衣”,可推断“恶”义为粗劣,与“众之所恶”中“恶”意义不相同。

D.回顾课文“属予作文以记之”,可以推知“以家事属诸子”中“属”的意义为“嘱托”。

(2)用“/”给下面的文字断句(只画3处)。

先子少孤喜为善而不好读书晚乃为诗能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中小学教育教学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本人位于省会城市,中学高级教师,教龄21年,擅长教育教学类相关知识与技能。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