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河北省邯郸市2025届高三考前保温
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先秦“诸子”对于风俗的认知尚处于一种整体的、朦胧的状态之中。到大一统的汉帝国
时期,“诸子”对风俗的认知逐步具体化、清晰化,他们开始关注具体的风俗事象,并对风
俗做出了较为科学的定义。汉代“诸子”的风俗批判是其社会批判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他
们在进行风俗批判时必定会关注一些具体的风俗事象,尤其是那些普遍意义上的鄙风陋俗。
陆贾亲历了秦末汉初这一历史时期,他在《新语》中总结了秦朝有苛酷之风,如“秦始皇设
刑罚,为车裂之诛,以敛奸邪”;好战之风,如“筑长城于戎境,以备胡、越,征大吞小,
威震天下”;奢侈之风,如“秦始皇骄奢靡丽,好作高台榭,广宫室”。贾谊明确提出汉承
秦制,亦承袭了秦的鄙风陋俗,“然其遗风余俗,犹尚未改”。他还抨击了汉代由于经济的
恢复与发展而导致的重利之风,如“今世贵空爵而贱良,俗靡而尊奸富”;僭越之风、奢靡
之风,如“世之俗侈相耀……衣服得过诸侯、拟天子,是使天下公得冒主,而夫人务侈也”
等。
“诸子”对具体风俗事象的关注使得风俗的概念与内涵更加具象化了。司马迁虽然并未
明确定义风俗,但将全国划分为山东、山西、龙门—碣石北、江南四大风俗区,并将每个风
俗区进行细化,强调风俗的地域性特征,创新性地将风俗的形成与自然环境、经济环境、历
史传统联系起来,如:“中山地薄人众,犹有沙丘纣淫地余民,民俗懁急,仰机利而食。”
韩养民就曾指出:“《史记》的问世,是中国风俗文化史上一个划时代的标志。”
班固是第一个对风俗概念做出较科学解释的学者。班固在《汉书·地理志》中较为明确
地阐释了风俗的定义:“风”因水土等自然地理情况而形成,“凡民函五常之性,而其刚柔
缓急,音声不同,系水土之风气”;“俗”因历史文化、社会政治而形成,“好恶取舍,动
静亡常,随君上之情欲”。班固赋予了风俗自然与社会两个层面的意义,并试图以“中和”
手段将自然性的“风”和社会性的“俗”统一起来,“此混同天下—之乎中和,然后王教成
也”。另外,班固还在《史记·货殖列传》的基础上,依据自然环境、政治、经济、历史传
统的差异,将全国划分为十三个风俗区,即秦、魏、周、韩、赵、燕、齐、鲁、宋、卫、楚、
吴、粤,并指出每个风俗区内部亦存在着大大小小的亚风俗区。
应劭继承班固的风俗思想,对风俗进行了进一步界定。“风”是因各种自然性因素而形
成的风尚,“风者,天气有寒暖,地形有险易,水泉有美恶,草木有刚柔也”;“俗”是因
各种社会性因素而形成的风习,“俗者,含血之类,像之而生,故言语歌讴异声,鼓舞动作
殊形,或直或邪,或善或淫也”。如此界定虽未超出班固风俗概念的范畴,但对“风”和“俗”
的定义较之班固更为明确。
两汉“诸子”对于风俗的认知由模糊、整体、粗疏变得清晰、具体、细化,“诸子”对
风俗事象的关注也使得风俗的定义逐步明确化、科学化,特别是从自然环境、社会人文两个
层面对风俗的界定。尽管这种阐释的发展只是初步的,但这无疑为他们深入探讨风俗与政治
之间的关系奠定了重要基础。
(摘编自秦铁柱《两汉“诸子”风俗思想探赜》)
材料二:
在古代“风”跟“俗”意思差不多,古人的解释比较强调地域性:“风,土地风俗也”,
既讲了“风”也讲了“俗”。陕西的风俗跟广东的风俗、山东的风俗跟云南的风俗不一样,
不同的地理环境里形成的风俗是不同的。
在进入文明时代之后,风俗依然在不断发展变化,总体而言,古人认为,一国之民的风
俗受到两个方面的影响,一是上下之间的影响,二是周围的影响。
在古代,上层贵族对下层民众的影响往往起主要作用,所以,人们通常都说“上行下效”,
《韩非子》说“楚灵王好细腰,而国中多饿人”,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周人灭了商之后,他
们研究商朝灭亡的原因,发现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商俗靡靡”。商纣王刚愎自用,不听
劝告,所以下面大臣们都说好话,拍马屁,效果如同靡靡之音,让纣王听起来非常舒服,最
后导致商朝灭亡,因为他无法了解社会的真实情况。所以《尚书》提到“政由俗革”,治理
国政,要从改革殷人的陋俗开始。
人的生活环境不是封闭的,时时会受到周边各种风俗的影响。比如《汉书·地理志》记
载,当时的晋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物理】2025届广东省深圳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调研考试(4月)改编练习卷(解析版).pdf
- 【物理】湖北省2025届高三高考押题卷(二)(解析版).pdf
- 【物理】湖北省2025届高三下学期高考押题卷(一)(解析版).pdf
- 【物理】2025届河南省信阳市潢川县一高、高级中学高三下学期二模试题(解析版).pdf
- 【物理】2025届黑龙江龙东十校联盟高三下学期联考(二模)试题(解析版).pdf
- 【物理】江西省重点中学盟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考试题(解析版).pdf
- 2025年江西省高考物理模拟最后一卷.pdf
- 【物理】2025届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高三下学期新高考三模考试试卷(解析版).docx
- 【物理】2025届河南省信阳市潢川县一高、高级中学高三下学期二模试题(解析版).docx
- 【物理】2025届黑龙江龙东十校联盟高三下学期联考(二模)试题(解析版).docx
- 【语文】甘肃省白银市2025届高三三模考试试题(解析版).pdf
- 【语文】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部分学校2025届高三三模试题(解析版).pdf
- 【语文】甘肃省多校2024-2025学年高三5月联考试题(解析版).pdf
- 【语文】贵州省2025届高三三模试题(解析版).pdf
- 【语文】福建省漳州市2025届高三四模试题(解析版).pdf
- 【语文】贵州省毕节市2025届高三四模试题(解析版).pdf
- 【语文】广东省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三5月月考试题(解析版).pdf
- 【语文】福建省漳州市2025届高三四模试题(解析版).docx
- 【语文】甘肃省白银市2025届高三三模考试试题(解析版).docx
- 【语文】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部分学校2025届高三三模试题(解析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