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古代诗歌五首》;
复习回顾:古诗常见语言风格特点
■豪迈雄奇。用具有气势和节奏强烈的语言来塑造博大新奇的形象,营造恢宏阔远的意境,表现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
■悲壮慷慨。感情悲壮,语出高昂,充满着对时代的感慨,或雄才不得志于时,或感时伤乱,忧国忧民,心中郁结,愤慨
不平。
■生动形象。诗歌的语言往往以其生动形象而感人至深,其中,巧妙使用动词能取得独特的效果。
■绚丽飘逸。诗歌辞藻华丽,色彩繁多,景象绮丽、变幻莫测。
■沉郁顿挫。沉郁就是深沉蕴藉。诗人似乎有千言万语积压在胸,而后沉吟再三,勃发于笔端。顿挫,一般为音节、音韵有节奏,有力量。;
复习回顾:古诗常见语言风格特点
■幽默讽刺。在诗中多指诙谐、风趣或辛辣的笔调和趣味。
□朴素自然。其语言力求平淡,不追求辞藻的华丽,显现出质朴无华的特点,但于平淡中蕴含着深意。
■清新明丽。这种风格往往用清丽的语言来营造优美的意境,表达怡然喜悦的感情。
■通俗明快。其特点是直接、明朗、爽快、泼辣,语言明白而流畅,往往一语道破,一语中的。
■婉约细腻。这种风格往往体现出“曲、细、柔”的特点,曲径通幽,情调缠绵,表达感情细如抽丝。
■含蓄委婉。含有深意,藏而不露。这种风格往往不把意思直接说出来,而是藏在形象中,让读者自己展开想象,思而得之。;
《登飞来峰》;
作者介绍
王安石(1021年-1086),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
县人。中国北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改革家。
熙宁二年(1069年),升任参知政事,主持变法,陆续制定均输法、青苗法等。次年拜相,大力推行改革。元祐元年
(1086年),保守派得势,新法皆废,王安石郁然病逝于钟山,享年六十六岁。累赠为太傅、舒王,谥号“文”,世称王文
公。
王安石潜心研究经学,创“荆公新学”,促进宋代疑经
变古学风的形成。他的散文雄健峭拔,名列“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擅长于说理与修辞,晚年诗风含蓄深沉、深婉不迫,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世称“王荆公体”;
其词虽不多而风格高峻。有《临川集》等著作存世。;
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中进士,历任扬
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
宋仁宗末年,曾作《上仁宗皇帝言事书》,要求
对宋初以来的法度进行全盘改革,但未被采纳。
宋神宗即位后,任翰林学士,上《本朝百年无事札子》,继续阐述变法主张,深得神宗赏识。
宋仁宗皇祐二年(1050)夏,诗人王安石在浙
江鄞县知县任满回江西临川故里时,途经杭州,
写下此诗。是他初涉宦海之作。此时诗人只有三
十岁,正值壮年,抱负不凡,正好借登飞来峰一抒胸臆,表达宽阔情怀,可看作实行新法的前奏。;
朗读感知
《登幽州台歌》陈子昂
飞来山上/千寻塔
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文意疏通
登上飞来峰顶高高的塔,听说每天鸡
鸣时分在这可以看到旭日升起。
不怕层层浮云遮挡我远望的视线,只
因为如今我站在最高层。;
重点探究
思考一下,这首诗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答:前两句写景,描写飞来峰上古塔之高峻;
后两句议论,抒发自己登临高处的感受。;
重点探究
诗人如何表现古塔之高?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答:正侧结合。用“山上”(位置)“千寻”(数量)直接表现古塔之高;用“鸡鸣”时分塔上所见之东升旭日侧面表现古塔之高。
虚实结合。飞来山上千寻之塔,虽有夸张但仍为写实;“闻说”兼用典故,借想象虚写高塔上看到的旭日东升的辉煌景象。不仅言其目极万里,亦且言其声闻遐迩,颇具气势。;
重点探究
诗人如何表现古塔之高?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答:(《玄中记》云:“桃都山有大树,曰桃都,枝相去三千里。上有天鸡,日初出照此木,天鸡即鸣,天下
鸡皆随之。”)
两种手法并用,都是为了表现飞来峰上古塔之高,
而写古塔之高,则是为了表现自己的立足点之高,
亦是为结句伏笔。;
三、四两句议论,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用典,“浮云”暗喻当时的保守势力,“最高层”
暗喻政治上的最高决策层。
此诗是王安石三十岁时所作,当时由鄞县县令改任舒州通判。此时他年少气盛,抱负不凡,正好借登飞来峰抒发胸臆,寄托壮怀。议论中寄托着诗人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进取精神。;
“不畏浮云遮望眼”中的“浮云”在古代诗歌中常被
用来比喻谗佞之类的小人或其他消极事物。王安石此时还没有受到什么挫折或打击,应该说他的心境是积极的,但他为什么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2课《济南的冬天》课件+2025—2026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pptx
- 第5节 透镜和视觉(第1课时)(课件)-2025-2026学年八年级科学上册(浙教版2024).pptx
- 第5课 《秋天的怀念》课件 2025-2026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pptx
- 第5课《黄河颂》课件-2025-2026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pptx
- 第5课《孔乙己》课件-2025-2026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pptx
- 第5课《秋天的怀念》教学课件2025-2026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pptx
- 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课件-2025-2026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pptx
- 第5章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复习课件)-2025-2026学年七年级数学上册(沪科版2024).pptx
- 第6课 《散步》 课件 2025-2026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pptx
- 第6课 古代人类的迁徙和区域文化的形成 课件(共24张PPT)--2025年高二年级下册学期历史统编版(2025)选择性必修3.pptx
- 第5课 算法的执行 课件 2025-2026学年六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浙教版.pptx
- 中文科技期刊撤稿治理体系:多元共治理论视角.docx
- 2022年11月上饶市税务系统遴选面试真题带详解.docx
- 基于数据画像的高校教师数字化能力提升路径探索与实践.docx
- 第6课 猜数字算法设计 课件 2025-2026学年六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浙教版.pptx
- 大班建构游戏:促进幼儿主动学习的策略.docx
- 智能农业机器人视觉导航与果实精准采摘技术研究.docx
- 【物理】2025届高考仿真猜题卷(广东卷)(1)(解析版).docx
- 【物理】2025届高考仿真猜题卷(广东卷)(解析版).docx
- 数字基建对区域出口竞争力的作用机制研究.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