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水稻综合防治课件
有限公司
20XX
汇报人:XX
目录
01
水稻病虫害概述
02
水稻病害防治
03
水稻虫害防治
04
综合防治技术
05
水稻病虫害监测
06
水稻病虫害管理案例
水稻病虫害概述
01
病虫害种类与特点
稻飞虱是水稻的主要害虫之一,以吸取植株汁液为食,导致水稻生长受阻,严重时可造成大面积减产。
稻飞虱
二化螟是水稻的重要害虫,其幼虫钻蛀茎秆,造成枯心苗或白穗,严重影响水稻的生长发育。
二化螟
稻瘟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主要侵害水稻叶片、茎秆和穗部,病斑处易折断,影响水稻的产量和品质。
稻瘟病
纹枯病主要危害水稻的叶鞘和叶片,病斑呈云纹状,严重时可导致水稻倒伏,降低产量和品质。
纹枯病
01
02
03
04
病虫害发生规律
水稻病虫害的发生与季节变化密切相关,如稻飞虱在高温高湿条件下繁殖迅速。
季节性变化
密度过大的稻田容易造成通风不良,湿度增加,从而诱发稻瘟病等病害。
种植密度影响
不同水稻品种对病虫害的抗性不同,选择抗病虫害品种可有效减少病虫害发生。
品种抗性差异
合理的水肥管理、及时清除杂草和病残体,可降低病虫害发生的几率。
田间管理措施
病虫害对水稻的影响
病虫害可导致水稻减产,例如稻飞虱和稻瘟病可造成大面积植株死亡,严重影响产量。
产量损失
01
害虫如稻纵卷叶螟的啃食会破坏叶片,影响光合作用,进而降低稻米品质。
品质下降
02
频繁的病虫害发生迫使农户增加农药使用,提高了水稻生产的成本。
防治成本增加
03
水稻病害防治
02
常见水稻病害介绍
稻瘟病是水稻主要病害之一,可通过喷洒杀菌剂或种植抗病品种进行防治。
稻瘟病
白叶枯病由细菌引起,主要通过灌溉水传播,防治需注意田间卫生和合理施肥。
白叶枯病
纹枯病会导致水稻叶片和茎秆出现斑点,严重时可导致植株死亡,需及时施药控制。
纹枯病
防治策略与方法
利用太阳能消毒土壤、使用防虫网等物理方法,减少病害发生,保护水稻健康。
物理防治
引入天敌如捕食性昆虫、使用生物农药,如枯草芽孢杆菌,有效控制病害。
生物防治
合理使用化学农药,如杀菌剂,进行精准喷洒,以最小化对环境的影响。
化学防治
培育和推广抗病性强的水稻品种,提高水稻自身的抗病能力,减少化学农药使用。
抗病品种选育
防治药剂与使用
根据病害类型选择特效杀菌剂,如稻瘟病可用三环唑,纹枯病可用井冈霉素。
01
农药使用需遵循推荐剂量和施药时期,避免过量或不当使用导致抗药性。
02
推广使用生物农药如枯草芽孢杆菌,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保护生态环境。
03
混用农药时需注意药剂间的相容性,避免降低药效或产生毒性反应。
04
选择合适的杀菌剂
合理施用农药
生物农药的应用
农药混用的注意事项
水稻虫害防治
03
常见水稻虫害介绍
稻飞虱是水稻的主要害虫之一,它们吸取稻株汁液,导致植株生长不良,严重时可造成大面积减产。
稻飞虱
稻纵卷叶螟通过卷叶为害,幼虫在叶内取食,造成叶片枯黄,影响水稻的光合作用和产量。
稻纵卷叶螟
二化螟主要为害水稻茎秆,造成枯心苗或白穗,严重时可导致整片稻田绝收。
二化螟
稻水象甲成虫啃食叶片,幼虫则在稻根部取食,影响水稻的正常生长和养分吸收。
稻水象甲
防治策略与方法
利用天敌如瓢虫、蜘蛛等捕食害虫,减少化学农药使用,保护生态环境。
生物防治
01
02
03
04
安装黄色粘虫板或使用频振式杀虫灯吸引并消灭害虫,有效控制害虫数量。
物理防治
通过合理轮作、深翻土壤等农艺措施,破坏害虫的生存环境,降低害虫发生率。
农艺措施
在必要时使用低毒、高效、选择性强的农药,精准施药,减少对非靶标生物的影响。
化学防治
防治药剂与使用
根据害虫种类选择针对性强的杀虫剂,如使用吡虫啉防治飞虱,确保药效和减少抗药性。
选择合适的杀虫剂
农药施用需遵循推荐剂量和施药间隔,避免过量使用导致环境污染和作物残留。
合理施用农药
推广使用生物农药如Bt制剂,减少化学农药使用,保护生态环境,提高水稻安全性。
生物农药的应用
合理混用不同作用机理的农药,或轮换使用不同类别的农药,以延缓害虫抗药性的发展。
农药混用与轮用
综合防治技术
04
综合防治概念
通过种植多样性作物和保护天敌,维持农田生态平衡,减少病虫害发生。
生态平衡维护
使用生物农药和微生物制剂,如苏云金杆菌(Bt)和天敌昆虫,进行病虫害防治。
生物防治应用
利用色板、灯光诱捕器等物理方法,以及耕作机械等手段,控制害虫数量。
物理与机械防治
综合防治措施
利用天敌如瓢虫、蜘蛛等捕食害虫,减少化学农药使用,保护生态环境。
生物防治
01
通过设置黄板、蓝板等物理方法诱杀害虫,有效控制害虫数量,降低农药残留。
物理防治
02
通过合理轮作、深翻土壤等农艺措施,改善土壤结构,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农艺措施
03
培育和推广抗病虫害的水稻品种,提高作物自身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