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硒生物营养强化技术规程 编制说明(意见征询稿).docx

水稻硒生物营养强化技术规程 编制说明(意见征询稿).docx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

《水稻硒生物营养强化技术规程》标准编制说明

一、工作简况

1.任务来源

本项目依托江西省科技厅项目(20232BBF60019、20232BCJ22059)提出。

2.起草单位

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质量安全与标准研究所、江西省超级水稻研究发展中心、宁都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江西省农业科学院万安富硒产业研究院、宜春市袁州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高安市川硒农业专业合作社、宜春市袁州区中州米业有限公司、江西禾天下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江西涞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3.主要起草人

姓名

性别

职务/职称

工作单位

任务分工

张标金

副研究员

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质量安全与标准研究所

负责人

张康康

助理研究员

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质量安全与标准研究所

条款编制

昌晓宇

助理研究员

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质量安全与标准研究所

条款编制

魏益华

助理研究员

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质量安全与标准研究所

条款编制

黄正花

助理研究员

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质量安全与标准研究所

条款编制

严松

研究员

江西省超级水稻研究发展

中心

条款编制

聂元元

副研究员

江西省超级水稻研究发展

中心

条款编制

芦明

助理研究员

江西省超级水稻研究发展

中心

条款编制

张霖

农艺师

宁都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条款编制

肖慧

高级农艺师

江西省农业科学院万安富

条款编制

2

硒产业研究院

梁正芬

高级农艺师

宜春市袁州区农业技术推

广中心

条款编制

靳丹丹

/

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质量安全与标准研究所

条款编制

二、制定(修订)标准的必要性和意义

硒(Selenium,Se)是一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对人体具有抗衰老、抗癌、抗氧化、增强机体免疫力、解毒排毒、防治克山病和大骨节病等多种生理功能,与人类健康具有非常密切的关系,被世界卫生组织和中华医学会定为二十一世纪继碘、锌后必补的第三大微量营养保健元素。根据中国营养学会营养调查报告,我国成人的硒摄入量仅为26.63μg/日,距离中国预防医学中心卫生所推荐的安全进硒量40~240μg/人/日和美国国家科学院推荐的安全进硒量50~200μg/人/日相差甚远。

江西天然富硒土壤资源非常丰富。目前,已在环鄱阳湖地区的丰城、高安、樟树、进贤、乐平、余干和鄱阳等地发现了4362平方公里富硒土壤。此外,在赣州和吉安地区也发现了大面积的富硒土壤资源,如兴国-寻乌地区发现1233平方公里,吉泰盆地及附近地区发现4227平方公里。而且我省富硒土壤的硒含量都适中,如据江西省地质调查院调查,丰城市富硒土壤面积达524.7平方公里,富硒土壤中硒元素含量0.40~0.99mg/kg,平均含量0.538mg/kg,非常适合天然富硒农产品的开发。

水稻具有适应性强、产量高且稳定等特点,已成为我国一半以上居民的主食,在我国粮食生产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江西省作为我国粮食主产省和重要的稻米产区,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从未间断向国家输送商品粮的两个省份之一,也是我国东南沿海和港澳地区优质稻米主要供应基地。江西省水稻播种面积居全国第2位,总产量居全国第3位,且占全省粮

3

食总产量的95~98%。因此,我省富硒地区常将富硒水稻作为首要的富硒农产品来开发。

2017年11月,江西省政府颁布了《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的行动计划》,提出实施优质稻等九大产业发展工程,将富硒功能大米作为优质稻米发展工程的主要内容,规划以丰城市、樟树市、高安市、袁州区等为重点的300万亩富硒功能大米产业基地,要求形成“产地生态、产品绿色、产业融合、产出高效”的现代农业发展新格局。天然富硒土壤上生产的富硒农产品属于有机态硒产品,经我所大范围的抽样检测,天然富硒稻米有机硒含量均达到总硒含量的80%以上。有机态硒与无机态硒的生理保健功能完全不同,有机态硒更有利于人体的吸收利用,持续时间长且可积累。

近年来,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质量安全与标准研究所富硒功能农业研究团队,主要围绕富硒水稻生产技术开展系统攻关。在国家自然基金、省科技厅等项目支持下,与兄弟单位产学研密切协作,以江西天然富硒土壤资源为基础,发掘一批高富硒水稻种质资源,鉴定分子标记和功能基因,选育富硒优质水稻新品种;开发集成了绿色富硒栽培技术,实现良种良法配套;研制规范性技术标准综合体,构建江西省富硒大米标准综合体,建立水稻绿色富硒生产技术体系。成果“水稻绿色富硒生产技术创新与集成应用”获得2019~2021年度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三等奖,入选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农产品质量安全营养健康优质化领域科研技术创新亮点成果名录(2021

文档评论(0)

fdfdsos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100020006000001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