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笔试语文试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共100道单选合辑).docxVIP

2025年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笔试语文试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共100道单选合辑).docx

  1.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5年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笔试语文试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共100道单选合辑)

2025年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笔试语文试题库含答案解析(篇1)

【题干1】《诗经》中“黍离”的典故出自哪篇作品?【选项】A.《诗经·王风》B.《离骚》C.《楚辞》D.《左传》【参考答案】A【详细解析】“黍离”出自《诗经·王风·黍离》,本诗以黍离之悲隐喻周室衰微,正确选项为A。其他选项中《离骚》和《楚辞》为战国楚文学,《左传》为史书,均与典故无关。

【题干2】文言虚词“之”在下列句子中作何用法?“之”字不单独表意,而是起连接作用。【选项】A.结构助词B.代词C.动词D.副词【参考答案】A【详细解析】此句出自《论语·子罕》“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其中“之”为结构助词,连接定语与中心语,如“多能鄙事之”。代词“之”指代前文或后文内容,动词“之”表动作,副词“之”表程度,均不符合语境。

【题干3】现代文阅读“文化基因”概念,最核心的含义是?【选项】A.历史延续性B.集体记忆C.创新传承D.地域特色【参考答案】C【详细解析】“文化基因”强调在传统基础上进行创造性转化,如故宫文创将文物元素与现代设计结合。选项A侧重历史延续,B为记忆载体,D为地域属性,均未体现创新性,正确答案为C。

【题干4】《滕王阁序》中“落霞与孤鹜齐飞”的修辞手法属于?【选项】A.对偶B.拟人C.排比D.通感【参考答案】A【详细解析】“落霞”为自然景物,“孤鹜”为动物,二者通过“与”字形成工整对仗,符合对偶定义。排比要求结构相同的三句或以上,通感强调感官互通,拟人赋予事物人格,均不适用。

【题干5】《离骚》中“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体现的哲学思想是?【选项】A.道家无为B.儒家入世C.法家法治D.墨家兼爱【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屈原通过求索之路表达对理想的执着追求,与儒家“知其不可而为之”精神一致。道家主张顺应自然,法家强调制度约束,墨家注重平等,均与诗句主旨相悖。

【题干6】文言文“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出自?【选项】A.《论语·泰伯》B.《孟子·尽心上》C.《礼记·学记》D.《庄子·逍遥游》【参考答案】A【详细解析】此句出自《论语·泰伯》,子路问“闻斯行诸”,孔子答以“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强调责任与毅力的重要性。其他选项中《孟子·尽心上》有“反身而诚”,《礼记》侧重教育,《庄子》讨论自由,均不相关。

【题干7】《文心雕龙》提出“情往似赠,兴来如答”的文学理论,主要指?【选项】A.创作动机B.修辞手法C.构思过程D.读者接受【参考答案】C【详细解析】刘勰强调构思时情感流动如赠答互动,即物我交融的创作过程。选项A为写作前提,B为表达技巧,D为传播环节,均不符合理论内涵。

【题干8】《世说新语》中“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体现哪种思想?【选项】A.程朱理学B.王阳明心学C.顾炎武经世致用D.黄宗羲启蒙思想【参考答案】C【详细解析】顾炎武主张“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将读书与经世结合,与题中“家国天下”的关怀完全契合。其他选项中程朱理学重修养,王阳明强调良知,黄宗羲批判专制,均不贴切。

【题干9】文言文“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中“跬”指?【选项】A.半步B.一步C.两步D.三步【参考答案】A【详细解析】《荀子·劝学》原文“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跬”为半步(一左一右),“步”为全步(两左两右)。现代汉语中“跬步”多泛指小步,但文言实义需准确把握。

【题干10】《牡丹亭》中“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揭示的戏剧冲突是?【选项】A.人妖矛盾B.才子佳人C.礼教与人性D.阶级对立【参考答案】C【详细解析】汤显祖借杜丽娘与柳梦梅的爱情,批判明代礼教压抑人性,体现“至情”与封建伦理的冲突。选项A为民间传说常见主题,B为传统情节模式,D为社会矛盾范畴,均未触及核心。

【题干11】《诗经·大雅·文王》中“三分天下,有文王也”的“三分”指?【选项】A.分封制B.井田制C.分封与井田结合D.历法划分【参考答案】C【详细解析】周文王推行“三分天下”,即分封制与井田制结合:分封诸侯(封建)与按井田征税(井田)。选项A、B仅取其一,D无历史依据,正确答案为C。

【题干12】《聊斋志异》中“画皮”故事揭示的社会问题是什么?【选项】A.科举舞弊B.人性贪婪C.道德沦丧D.官场腐败【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故事通过画皮鬼吃人展现人性贪婪,隐喻社会道德滑坡。科举舞弊、官场腐败为具体现象,人性贪婪为根本原因。道德沦丧虽相关,但未直接对应题意。

【题干13】《文赋》中“应感之会,通物之妙”强调的文学创作要素是?【选项】A.灵感B.模仿C.技巧D.理论【参考答案】A【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71****6037 + 关注
官方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成都米想米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四川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510104MAD5AC9Q2Y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