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2025届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高级中学、宜春市夷陵中学、十堰市郧阳中学高三下学期仿真模拟历史试题
本试卷共7页,19题.全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有学者指出:陶寺遗址的典型陶器具有山东、河南、江汉、西北和关中地区龙山时代文化因素;玉琮、玉璧和大型厨刀继承良渚文化传统;透雕兽面玉佩受到龙山文化和肖家屋脊文化的共同影响;鳄鱼皮制作的“鼉鼓”来自山东龙山文化;铃和齿轮形器等铜器则可能受到西北地区的影响。由此可见()
A.陶寺文化具有综合体色彩 B.区域之间远距离交流频繁
C.原始手工呈现专业化特征 D.早期文明一体化趋势加强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陶寺遗址的器物融合了众多不同地区的文化元素,这充分表明陶寺文化不是单一的文化,而是具有多种文化融合的综合体色彩,A项正确;题干仅指出陶寺遗址器物受不同地区文化影响,但并没有提及区域之间远距离交流的频率情况,“频繁”一词缺乏依据,属于过度推断,排除B项;题干重点强调的是陶寺遗址文化元素的多元融合,并非原始手工在制作技艺等方面呈现出专业化特征,排除C项;早期文明一体化趋势加强通常强调的是不同文明在更宏观层面上逐渐走向统一、融合的一种趋势,题干只是在描述陶寺遗址文化元素的来源多样,排除D项。故选A项。
2.四川德阳和彭县都曾出土名为《养老图》的东汉画像砖。房前左设席于地,一人衣冠而坐其上,似为一管理仓房的小吏。小吏一手前伸似作指挥之状。砖之右下角一着短衣袴、执鸠杖的老者跪坐于地,正全神贯注地注视着仆役以量器注粮食于地上的盛器中。这说明当时()
A.敬老之风盛行乡里 B.绘画艺术关注民生
C.救济政策惠及百姓 D.伦理政治得以践行
【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画像砖中描绘了管理仓房的小吏指挥向执鸠杖的老者发放粮食的场景,执鸠杖在汉代是一种特殊待遇,代表着朝廷对老人的尊重和优待,这体现了汉代以儒家伦理思想为基础的政治理念在社会中的实践,即通过对老人的敬重和照顾来彰显统治者对百姓的关怀,维护社会的伦理秩序,所以伦理政治得以践行,D项正确;仅从这两块画像砖不能得出敬老之风盛行乡里的结论,因为这可能只是特定场合下的行为,不能代表整个乡里普遍存在这样的敬老行为,排除A项;画像砖主要是为了反映当时的社会现象或政治理念,不能简单地说明绘画艺术关注民生,其重点并非在于强调绘画艺术的特点,排除B项;材料中侧重于国家的优抚政策,而非救济政策,排除C项。故选D项。
3.唐代科举制下,学馆授课、考试均以儒家经典书籍为基础,首先保证学子领悟律法之精神;在策问这一环节中,也有关于律法的内容。学子们登科之后,将断狱之职纳入官员考课范围。唐政府此举()
A.利于提升政府的行政效能 B.表明行政与司法职能合一
C.旨在确保学子的法律素养 D.体现法律儒家化基本原则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代科举制学馆以儒家经典授课,保证学子领悟律法精神,策问有律法内容,登科后将断狱之职纳入官员考课范围。这一系列举措使得官员具备一定的法律素养,在处理政务时能更好地运用法律,从而有利于提升政府的行政效能,A项正确;材料强调官员需具备法律素养,涉及断狱之职,但不能说明行政与司法职能合一,唐朝行政与司法职能有明确区分,排除B项;确保学子法律素养是举措的一个方面,但最终目的是为了提升政府行政效能,更好地治理国家,选项表述不全面,排除C项;材料主要体现的是科举对官员法律素养的培养,以提升政府行政效能,而非法律儒家化,法律儒家化强调儒家思想对法律制定和实施的影响,材料中未突出这一点,排除D项。故选A项。
4.钱穆在《国史大纲》中提到“宋初制度多仿唐制”,但是鉴于唐后期藩镇之弊,在制度设计上颇多创举,每一路设帅、漕、县、仓四个监官,分掌军、政、财政、刑狱、常平仓和农田水利等事务,诸司互不统属。据此推知宋代()
A.地方行政运行迟缓 B.君主专制空前加强
C.推行二府三司制度 D.地方权力运行失衡
【答案】A
【解析】材料主旨是宋代在地方制度上实行分权措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数学试卷)湖南省岳阳市2025届高三下学期教学质量监测(二)试题(解析版).docx
- (数学试卷)河北省2025届高三4月大联考试题(新课标卷)(解析版).pdf
- (数学试卷)湖南省永州市2025届高三上学期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试卷(解析版).pdf
- (数学试卷)湖南省部分高中2025届高三下学期三模联考试题(解析版).pdf
- (数学试卷)河北省2025届高三4月大联考试题(新课标卷)(解析版).docx
- (数学试卷)湖南省部分高中2025届高三下学期三模联考试题(解析版).docx
- (数学试卷)湖南省怀化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解析版).docx
- 【历史】2025届安徽省江淮名校联盟高三下学期第四次联考暨送考试题(解析版).docx
- 【历史】2025届海南省海口市高三下学期调研考试试题(解析版).docx
- 【历史】2025届湖北省武汉市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试题(解析版).docx
- 【历史】2025届湖北省武汉市新城区联盟高三下学期高考猜题试题(解析版).docx
- 【历史】2025届湖北省新高考信息题(二)(解析版).docx
- 【历史】2025届江苏省南通市新高考基地学校高三下学期第二次大联考模拟预测试题(解析版).docx
- 【历史】2025届江苏省徐州市高三下学期定向打靶试题(解析版).docx
- 【历史】2025届山东省“枫叶杯”高三下学期新年模拟考试试题(解析版).docx
- 2025年湖北省武汉市高考历史临门试卷(十一)-教师用卷.docx
- 2025年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高考历史三模试卷-教师版.docx
- 2025年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高考历史调研试卷(三)-教师用卷.docx
- 2025年江苏省盐城市建湖二中高考历史适应性试卷(解析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