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六国论01苏洵02
一、说教材《六国论》是本单元“赏析示例”板块的文章,本文结构严谨,非常符合本单元“散而不乱”的特征,借古讽今的写作目地使本文融入了作者的真切深切的感情,通过恰到好处的诵读,我们不仅能够感受到作者那情感之沉郁,语气之激切,更能体悟到作者在表达情感创造文气方面的艺术魅力,根据本单元的新要求,结合本文的具体内容,我设定了以下三维目标。
二、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积累、识记本文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背诵默写本文。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对本文的学习欣赏,掌握“散而不乱,因声求气”的鉴赏角度及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了解作者借史抒怀,借古讽今的作文意图,体察作者的爱国之情。
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积累重要的文言词语句式,理清本文的行文思路。教学难点:提供写作背景,在明确借古讽今的写作目的下,理清行文感情变化,恰当的诵读此文。
说教法为了落实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我采用以下教学方法。诵读法:教师范读,学生自由读,小组齐读等方式带动学生诵读积极性,让学生感受古代散文的文学魅力。讨论法:提出问题,通过小组讨论,师生交流,调动学生探究学习的积极性。点拨法:我会利用课件,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创设良好的诵读学习氛围,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效率。
说学情和学法本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二学生,他们通过必修一至五的学习,积累了一定的文言基础知识,本文作为本单元的示例文,课下有详细的注释,课后有具体的赏析,学生通过课前的认真预习,大概可以掌握文章的基本内容,因此,我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交流为主线的教学思路进行学法指导,通过学习氛围的营造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然后紧扣教学,提出一系列的相关问题,使学生自主思考、分析、诵读,从而解决问题,使学生从感知到理解,从感性到理性,从学会到会学,学生即学到知识又提高能力。
五、说教学过程环节六:创设问题,激发探究。06环节五:诵读指导,体悟感情。05环节四:背景补充,弄通意图。04环节三:散而不乱,理清脉络03环节二:检查提问,弄通文意。02环节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01
环节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宋仁宗嘉佑二年(公园1057年),苏轼二十岁去京师汴梁去考进士。在京师等考期间,有几个自负的举人看苏轼年轻,瞧不起他,有意戏弄苏轼。六个举人备了六个下酒菜,延请苏轼喝酒,苏轼欣然前往。入席,一举人提议为助酒兴,喝酒要行酒令,酒令内容是每人说一个历史人物的典故,联系那样菜,那样菜就归谁吃,行令要从年纪大的到年纪小的,其余五举人连声附和:“好,好,好。”“姜尚渭水钓鱼”年最长者傲气满脸的端走了鱼,“秦琼长安卖马”第二位神气十足地端走了马肉,“苏武北海牧羊”第三位毫不示弱地端走了羊肉,“张飞蜀都卖肉”第四位不慌不忙地端走了猪肉,“关羽荆州卖豆腐”第五位从容不迫地端走了豆腐。“诸葛亮隆中种菜”第六位胸有成竹地端走了青菜。全部菜被端走了,六个举人正准备吃菜喝酒,苏轼说:“各位,该我行酒令了。”他说出六个字,不紧不慢把六个菜端到自己面前,然后笑眯眯地说:“诸位兄台,请!”
秦灭六国示意图
环节二:检查提问,弄通文意文中重要词语六国互丧,率赂秦耶。秦以攻取之外。思厥先祖父。、暴秦之欲无厌。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始速祸焉
环节二:检查提问,弄通文意翻译下面的句子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环节三:散而不乱,理清脉络
弊在赂秦赂秦力亏不赂者以赂者丧数量上程度上道理上齐亡之事实燕亡之教训赵亡之悲剧(总分)(第一、二段)(总分)(第三段)(总分)(第四段)(过渡)(分总)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第五段)(引古)(递进)毋从六国破亡之故事(第六段)(讽今)(并列)
环节四:背景补充,弄清意图写作目的秦→→→六国↓↓辽西夏北宋↓↓仇亲
时代背景北宋初期,西、北方边患严重,自开国至英宗治平年间,宋军和辽军西夏军大小六十余战,败多胜少。军事上的软弱无能导致了外交上的妥协投降。例如宋真宗景德元年与辽议定,每年给辽“岁币“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后又被迫追加银十万、绢二十万匹。
环节五:诵读指导,体悟感情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PARTONE
结合本文论点,谈谈你从苏洵身上学到了什么,从文章中获得那些人生启示?环节六:创设问题,激发探究
六: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的目的在于让学生更清晰直观地看到本文的写作思路和行文结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