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清华大学附中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VIP

北京市清华大学附中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1.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PAGE1页/共NUMPAGES1页

高一第一学期期末阶段检测

语文

(清华附中高2024级2025.01)

一、语文基础知识(本大题共10小题,共10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樯橹(qiáng)佛狸(bì)徂徕(lái)六艺经传(zhuàn)

B.郯子(dān)一椽(chuán)潭柘寺(zhè)窸窸窣窣(sū)

C.愀然(qiǎo)枕藉(jiè)句读(dòu)举酒属客(shǔ)

D.讪讪(shàn)平仄(zè)熨帖(yùn)蓊蓊郁郁(wěn)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现代汉语常用字字音的能力。

B.“郯子”“郯”应读tán。

C.“举酒属客”的“属”应读zhǔ。

D.“熨帖”的“熨”应读yù;“蓊蓊郁郁”的“蓊”应读wěng。

故选A。

2.下列选项中所有词语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踱步班驳憔悴正襟危坐 B.酾酒古柏洞萧磨磨蹭蹭

C.怂勇汶水旌旗余音袅袅 D.冠冕摩登通讯残羹冷炙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现代汉语常用字字形的识记能力。

A.“班驳”的“班”应写作“斑”。

B.“洞萧”的“萧”应写作“箫”。

C.“怂勇”的“勇”应写作“恿”。

故选D。

3.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元嘉草草(草率)如今有谁堪摘(甚至)

B.士大夫之族(类)传道受业解惑(接受)

C.术业有专攻(研究)冯虚御风(乘)

D.洗盏更酌(再)磴几不可登(多少)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甚至”错误。“堪”,可以,能够。句意:元嘉帝兴兵北伐轻率鲁莽。/如今还有谁能够摘取。

B.“接受”错误。“受”,通“授”,传授。句意:士大夫这类人。/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释疑难问题。

C.正确。句意:学问技艺各有专长。/(像长出羽翼一样)驾风凌空飞行。

D.“多少”错误。“几”,几乎。句意:清洗酒杯,重新倒酒。/石阶非常陡峭,几乎无法攀登。

故选C。

4.将下列句子按写作年代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①古之学者必有师②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

③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④半山居雾若带然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③①②④ D.①④②③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①“古之学者必有师”出自唐代韩愈的《师说》;

②“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出自北宋苏轼的《赤壁赋》;

③“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出自南唐李煜的《虞美人》;

④“半山居雾若带然”出自清代姚鼐的《登泰山记》。

按写作年代排序:①唐代韩愈→③南唐李煜→②北宋苏轼→④清代姚鼐

故选B。

5.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山川相缪 B.须臾成五采 C.或师焉,或不焉 D.作《师说》以贻之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通假字现象的理解能力。

A.“缪”通“缭”,盘绕、环绕。句意:山川相互环绕。

B.“采”通“彩”,色彩。句意:一会儿变成五彩的颜色。

C.“不”通“否”,指不从师学习。句意:有的从师学习,有的不从师学习。

D.无通假。句意:写下《师说》来赠送给他。

故选D。

6.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吾从而师之 B.小学而大遗 C.杯盘狼籍 D.至于泰安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古今异义现象的理解能力。

A.“从而”,古义:两个词,动词“从”和连词“而”,跟随而且;今义:表目的或结果的连词。句意:我跟随他而且向他学习。

B.“小学”,古义:小的方面学习;今义:指教育的一个阶段,也指实施这种教育的机构(常指与中学、大学相对的“小学”)。句意:小的方面要学习,大的方面却放弃了。

C.“狼籍”,古今同义,乱七八杂,杂乱不堪。句意:杯盘凌乱地放着。

D.“至于”,古义:到了,到达;今义:副词,表示事情达到某种程度;连词,表示另提一事或另一情况。句意:到了泰安。

故选C。

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情况的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明烛天南②舞幽壑之潜蛟③汶水西流,济水东流

④顺流而东也⑤侣鱼虾而友麋鹿⑥而耻学于师

A.①④/②/③/⑤⑥ B.①③④/②/⑤⑥ C.①②/③④/⑤⑥ D.①/②/③④/⑤⑥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中的词类活用现象的理解能力。

①“烛”,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绝情狼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5年06月15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