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陈涉世家》教学设计
单元概述
本单元收录的古代文学经典,如璀璨星辰照亮中华文明的长河。先秦历史散文以其磅礴的叙事气势与深刻的历史洞察,成为其中尤为耀眼的组成部分。《陈涉世家》作为《史记》中的经典篇章,以饱含激情的笔墨记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的全过程,既展现了陈涉从“佣耕者”到起义领袖的蜕变轨迹,也折射出秦末社会的阶级矛盾与时代风云。
教学实践中,需引领学生穿透历史文本的表层叙事,把握《史记》“纪传体”的叙事特质——既注重事件的完整呈现,更着力于人物精神世界的深度刻画。构建“三位一体”研习体系:考据秦末“苛政猛于虎”的社会背景对起义的催化作用,辨析史传文学“实录精神与文学虚构相融合”的文体特征,品鉴司马迁“寓褒贬于叙事”的春秋笔法。通过阶梯式诵读教学,让学生在铿锵的语势中感受文言的张力,积累与古代官职、礼仪、刑罚相关的文化知识,梳理“世家”文体的叙事逻辑。
写作专题“布局谋篇”可借鉴本文“以人物为中心,以事件为线索”的结构特点,引导学生建立“人物成长型”构思模型:以核心人物的命运转折为节点,以关键事件的发展为脉络,通过细节描写与场景刻画实现人物形象的立体呈现。名著导读环节可关联《史记》中的其他传记作品,培养学生从历史人物身上汲取精神力量的能力。
教学建议
分类
内容
课时
教学要点
阅读
14.陈涉世家
3
(1)培养学生富有情感的诵读能力,通过反复吟咏,掌握文言实词的多义现象(如“次”“会”“数”)、虚词的语法功能(如“之”“以”“乃”)及“发闾左谪戍渔阳”等特殊句式,积累秦代郡县制、徭役制度等历史知识,提升史传文学的阅读素养。
(2)引导学生深入分析陈涉的人物形象,梳理“佣耕立志—谪戍谋事—起义发动—称王建国”的叙事脉络,理解“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精神内核。
(3)通过与《史记》其他传记对比阅读,体会司马迁塑造人物的艺术手法,如细节刻画(“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语言描写(“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对人物性格的凸显作用。
(4)组织思辨研讨活动,探讨陈涉起义的历史意义与局限性,联系当代社会思考“反抗精神”与“责任担当”的辩证关系,实现历史智慧与现实关怀的对接。
(5)引导学生梳理文章“起因—发展—高潮—结局”的完整结构,学习“详写起义谋划过程,略写战斗场面”的详略处理技巧,强化叙事文的布局意识。
写作
布局谋篇
4
结合本文“通过个性化语言塑造人物”的手法,指导学生在写作中运用“语言描写三原则”:符合人物身份、体现性格特征、推动情节发展,通过对话设计展现人物内心世界。
名著导读
《史记》中的英雄人物
1
引导学生比较项羽、李广等人物与陈涉的精神特质,分析司马迁“重气节、轻权贵”的价值取向,培养历史思辨能力。
核心素养
文化自信:深入理解《史记》作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文学地位,感受中国古代史传文学的叙事智慧,从陈涉“敢为天下先”的反抗精神中汲取民族精神养分,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语言运用:系统积累文言词汇,如“苟富贵”的“苟”、“若为佣耕”的“若”、“度已失期”的“度”等实词,掌握“之”“而”“以”等虚词的不同用法,理解“然足下卜之鬼乎”(省略句)、“当立者乃公子扶苏”(判断句)等特殊句式,提升文言文的翻译与理解能力。
思维能力:分析陈涉起义的策划过程与实施策略,培养逻辑思维能力;通过比较“辍耕之垄上”与“号令三老豪杰”的言行变化,把握人物形象的发展性,提升辩证思维能力;梳理起义从“篝火狐鸣”到“自立为王”的叙事链条,强化归纳与概括能力。
审美创造:欣赏《史记》“文质兼美”的语言风格——既有“天下苦秦久矣”的简洁论断,也有“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的生动描写,体会史传文学“在真实中见文学,在文学中显真实”的审美特质,培养对人物传记的鉴赏能力。
教学课时
3课时
课时目标
第1课时
(1)初读课文,掌握重点字音、节奏,积累文言实词、虚词的基本含义。
(2)疏通文意,梳理文章脉络,了解陈涉起义的背景与基本过程。
第2课时
(1)深入分析陈涉的人物形象,理解关键语句的含义与作用。
(2)赏析本文“详略得当、叙议结合”的写作手法。
第3课时
探讨陈涉起义的历史意义与局限性,理解“世家”文体的文化内涵。
(2)联系现实,思考文本的当代价值,完成读写迁移训练。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活认知
师:同学们,在两千多年前的中国大地上,一场由农民发起的起义划破了秦王朝的统治夜空。起义的领袖既不是王公贵族,也不是名将贤相,而是一位“与人佣耕”的农夫。他在田埂上发出的一声呐喊,至今仍回荡在历史的长廊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广东省阳江市阳东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doc
- 2025年江苏省南通市中考语文试题(图片版,含答案).pdf
- 2025年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县中考语文二模试卷(解析版).docx
- 2025年河北省石家庄外国语教育集团中考语文二模试卷(解析版).docx
- 2025年江苏省盐城市建湖县两校中考语文三模试卷.docx
- 2025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第十四中学九年级毕业班5月素质测试二模语文试卷(解析版).docx
- 2025年安徽省马鞍山市第七中学等校联考中考三模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 2025年安徽省合肥庐阳区第四十二中学中考三模语文试卷(解析版).docx
- 2025年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翱翔中学中考语文第六次模拟试卷(解析版).docx
- 八上26 诗词五首赤壁杜牧教学设计.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