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课《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课件-2025-2026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2.pptxVIP

第24课《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课件-2025-2026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2.ppt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在成都美丽的浣花溪畔,曾经有一座简陋破旧的茅屋,

却栖身着被后世尊为“诗圣”的大诗人杜甫。在这里,

诗人饱含激情写下了流芳百世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学习目标

1.了解诗人及诗歌写作背景

2.反复诵读,体会诗歌描写、叙事、抒情相结合的特点,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背诵全诗

3.感受诗中描绘的社会现实,感悟诗人身遭苦难却心怀劳苦人民的精神。

4.品味诗中精彩的环境描写和人物描写,并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歌”指歌行体,古体诗的一种。

特点:①篇幅可短可长;②保留着古乐府诗叙事的特点,把

记人物、记言谈、发议论、抒感慨融为一体,内容充实而

生动;③声律、韵脚比较自由,平仄不拘,可以换韵;④句式

比较灵活,一般是七言,也有的是以七言为主,其中又穿插

了三、五、九言的句子;⑤通常用“歌”“行”“歌行”

命名。;

背景链接

这首诗作于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当时安史之乱还未平定。公元

759年,杜甫一家辗转来到了成都,在成都近郊找了一块荒地,盖了一所茅屋,暂时结束了颠沛流离的生活,有了一处栖身之所。茅屋建造得很不容易,事事都需要亲戚朋友的帮助。茅屋建造得也不坚固,一个秋日,一场大风把屋上的茅草给卷走了。杜甫一家只好在风吹雨淋中度过了一个难忍的不眠之夜。此情此景令杜甫感慨万端,

写下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一不朽的诗篇。;

作者简介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与李白合称“李杜”。原籍湖北襄阳,后徙河南巩县。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

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创作了《登高》《春望》《北征》及“三吏”“三别”等名作。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大历五年(770年)冬,杜甫病逝,时年59岁。

杜甫诗风“沉郁顿挫”,语言精炼传神,被后人称为

“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

部,也称他杜少陵。;;

自主学习

04识文本1.朗读诗歌,根据注释理解诗歌大意。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

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自主学习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

口燥呼不得,归来倚仗自叹息。;

自主学习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

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一会儿狂风停息,乌云像墨一样黑,秋季天空阴沉迷蒙渐渐黑

了下来。被子用了多年冷得像铁板一样,孩子睡相不好,把被里都蹬破了。整个屋子没有干的地方,雨点不间断,像下垂的麻线一样密集。自从安史之乱之后,自己睡眠就不好,又湿又冷的长夜如何挨到天亮!;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如何才能得到千万间宽大的房子,庇护天下贫寒的士人,让他们都高高兴兴的!风吹雨打中不动,安稳如大山。在狂风暴雨中也不会倾倒,安稳得像山岳一样呢?唉!什么时候人间才能耸现这么多的房屋,(到那时)即使我的茅屋被狂风吹破,我自己被冻死了也心甘情愿!;

重点探究

3.第1段中哪些词语描写出了风势之大?请找出来加以赏析。

先用“怒”字把秋风拟人化,“风怒号”三字写出了秋风声

之宏大,使人如闻秋风咆哮,很形象。

“卷、飞、洒、挂罥、飘转”把风势的猛烈描绘得淋漓尽致,将一幅秋风卷茅的画面生动地呈现出来,从而使诗人的无奈之情自然流露。;

内容探究

2.本诗第二节中诗人“归来倚杖自叹息”,请发挥联想,说说诗人叹息什么?

叹息秋风无情毁屋;叹息儿童幼稚,不

明诗人之苦;叹息自己遭受天灾人欺;

叹息民不聊生……;

重点探究

4.第3段中“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写出了作者怎样的生活环境?;

重点探究

这几句诗相对于“茅屋为秋风所破”这一背景而言,写出了

屋破漏雨,营造一种雪上加霜的凄苦氛围;同时又从一个具体的角度写出了生活的艰辛。

“何由彻”和前面的“未断绝”照应,表现了诗人盼雨

停、盼天亮的迫切心情,也表现了诗人企盼战争早日平息,人民过上安居乐业生活的心情。这一连串的生动描写,深刻地表现了诗人生活和精神上的双重痛苦。;

重点探究

5.“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这是千古名句。诗人推己及人,抛开自己的寒冷悲愁,为解除天下寒士的痛苦而呼号,写出了对天下寒士的

无限关怀。表现了诗人关心民生疾苦的宽广胸怀和崇

高理想。;

这首诗描绘了秋风破屋,长夜沾

湿的情景,诗人由个人的痛苦想到了饱经战乱、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8****252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