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寿州窑-唐代陶瓷-盂[yú];黄釉点褐彩水盂
唐(618~907年)
口径9.5厘米,底径7.4厘米,高10.7厘米
淮南市天宝双遗文化园藏品
该水盂是唐代寿州窑同类产品中形制稍大、制作精美的器物。一般水盂的口沿无唇边或内凹,此器有唇口,向上突起,广肩上饰对称的釉下褐彩斑,斑纹一笔抹刷而成,装饰呈自然流畅的如意形。通体施黄釉,釉色较饱满,口沿和腹部有脱釉。足底露乳白色胎,胎质坚细。假圈足外撇,修足规整。;青釉水盂
唐(618~907年)
口径2.5厘米,底径3.8厘米,高3.3厘米
淮南市博物馆藏;蜡黄釉水孟
唐(618~907年)
口径2.3厘米,底径4.3厘米,高3.2厘米
淮南市博物馆藏;青釉水盂
唐(618~907年)
口径2.3厘米,底径3厘米,高3.5厘米
淮南市博物馆藏;黄釉水盂
唐(618~907年)
口径2.7厘米,底径4.2厘米,高2.6厘米
1962年上窑出土
淮南市博物馆藏;黄釉水盂
唐(618~907年)
口径2.5厘米,底径3.5厘米,高3.5厘米
2013年3月4日于扬州征集
淮南市博物馆藏;青黄釉水盂
唐(618~907年)
口径2.8厘米,底径4厘米,高4.2厘米
2011年6月13日于淮南征集
淮南市博物馆藏;青釉水盂
唐(618~907年)
口径2.9厘米,底径5.3厘米,高6厘米
2011年6月13日于淮南征集
淮南市博物馆藏;青黄釉水盂
唐(618~907年)
口径6.5厘米,底径5厘米,高5厘米
2011年6月13日于淮南征集
淮南市博物馆藏;浅黄釉水盂
唐(618~907年)
口径16厘米,底径8厘米,高13.7厘米
2011年6月13日于淮南征集
淮南市博物馆藏;蜡黄釉水盂
唐(618~907年)
口径13.4厘米,底径7.2厘米,高11.8厘米
2010年7月5日于淮南征集
淮南市博物馆藏;黄釉褐斑堆塑水盂
唐(618~907年)
口径10.1厘米,底径8.8厘米,高9.9厘米
2011年6月8日于合肥征集
淮南市博物馆藏;黄釉带流水盂
唐(618~907年)
口径10.6厘米,底径8.1厘米,高9.4厘米
2011年6月13日于淮南征集
淮南市博物馆藏;褐釉水盂
口径6.5厘米,底径5.6厘米,高6.9厘米
2010年1月12日于淮南征集
淮南市博物馆藏;青釉水盂
口径11.5厘米,底径7.2厘米,高7.7厘米
2010年1月12日于淮南征集
淮南市博物馆藏;黄釉水孟
口径10.8厘米,底径6厘米,高10.3厘米
2011年6月13日于淮南征集
淮南市博物馆藏;青釉水盂
唐(618~907年)
口径10.7厘米,底径8.4厘米,高10.7厘米
2010年1月12日于淮南征集
淮南市博物馆藏;寿州窑-唐代瓷渣斗;蜡黄釉渣斗
唐(618~907年)
口径13.2厘米,底径6厘米,高11.8厘米
凤阳县文物管理所藏
迄今为止,寿州窑的渣斗发现不超过3件,而凤阳文物管理所就收藏有2件,且皆为墓葬出土。凤阳与淮南市上窑镇相邻,境内有多处隋唐寿州窑窑址,地下经常出土隋唐寿州窑瓷器,符合其历史背景。此器上部呈大喇叭口状,喇叭的下部急收,成束颈状,下部为球腹,底部为假圈足。渣斗的功用主要体现在大口上,便于唾吐废弃之物。通体施黄釉,釉色很均匀,惜脱釉较严重,但不失为唐代寿州窑中一个品种的重要珍品。;黄釉渣斗
唐(618~907年)
口径13.1厘米,底径5.3厘米,高9.5厘米
凤阳县文物管理所藏
此器为大喇叭口,圆唇饱满,喇叭口底部急束,坐于盂形的鼓腹罐上。从器物的造型看,应是二次拉坯后接胎而成。假圈足,修足规整。通体施黄釉,釉色偏淡,胎釉结合不好,在喇叭口及下腹部都有脱釉。渣斗又名唾壶、唾盂,在六朝时已开始使用,到唐宋时已经很流行了。有人认为渣斗是痰盂,这是一种误解,因其功用一般用于盛放吃剩的肉骨头或鱼刺类的残渣。此件渣斗的喇叭口十分宽大,就是为了便于使用。;参考资料
《寿州窑》淮南市博物馆编著,文物出版社,2014.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高清版-40篇短文记完高中3500核心词汇120页.pdf VIP
- 新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第一册全册单元测试卷(原卷+解析).pdf VIP
- 爱德华消防主机操作手册.doc VIP
- 包皮过长健康宣教PPT.pptx
- 高血压病的防治知识讲座含内容.pptx VIP
- 风能发电系统 漂浮式海上风力发电机组一体化计算分析导则及编制说明.pdf VIP
- 2024年北京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pdf VIP
- 生猪屠宰兽医卫生检验人员考试题库5份(含答案).docx
- 2017款长城哈弗M6-2017款1.5T手动自动两驱蓝标_汽车使用手册用户操作图解驾驶车主车辆说明书电子版.pdf VIP
- 二月闹肠胀气(宝宝哭闹护理手册).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