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STYLEREF标准文件_文件编号T/GDZJXXXX—202X
STYLEREF标准文件_文件编号T/GDZJXXXX—202X
PAGE2
PAGE1
ICS
FORMTEXTXX.XXX
CCS
FORMTEXTTB
FORMTEXTXXX
广东省针灸学会团体标准
T/GDZJFORMTEXTXXXX—FORMTEXT202X
岭南特色针灸技术操作规范:发蒙针法
StandardizedmanipulationsofLingnancharacteristicacupuncture
andmoxibustion:FamengAcupunctureMethod
(工作组讨论稿)
(本草案完成时间:2022-12-XX)
FORMTEXT2023-FORMTEXTXX-FORMTEXTXX发布
FORMTEXT2023-FORMTEXTXX-FORMTEXTXX实施
广东省针灸学会??发布
PAGE2
目次
TOC\o1-3\h\u前言 IV
引言 V
1范围 6
2规范性引用文件 6
3定义 6
4操作步骤与要求 6
4.1施针前准备 6
4.1.1针具 6
4.1.2体位 6
4.1.3穴位 6
4.1.4消毒 6
4.2操作 6
5注意事项 7
6禁忌 7
附录A(规范性)中医类别临床适应症 7
附录B(资料性)西医类别临床适应症 8
参考文献 10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甄别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广东省针灸学会提出并组织实施。
本标准由广东省针灸学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汕头市中医院、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广州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附属杏坛医院、深圳市南山区中医院门诊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南山医院门诊部)、广州市番禺区中医院。
本标准起草人:王澍欣、徐展琼、周昭辉、李虹竹、林卓鹏、林妙君、明康文、李霞、黎俪莎、廖穆熙、方圆。
引言
发蒙针法首载于《灵枢?刺节真邪第七十五》“夫发蒙者,耳无所闻,目无所见,夫子乃言刺府输,去府病,何输使然……刺此者,必于日中,刺其听宫,中其眸子,声闻于耳,此其输也。……何谓声闻于耳?歧伯曰:刺邪以手坚按其两鼻窍,而疾偃其声,必应于针也。”岭南针灸医家临床中发现该技术治疗耳鸣耳聋、化脓性中耳炎等耳部疾病疗效较好,耳胀、耳堵感、耳鸣、听力下降等不适常能取得即刻改善。由于原文晦涩难懂,且后世典籍中缺乏相关记载,至今发蒙针法临床应用较少。为更好地推广岭南针灸医家应用“发蒙针法”的经验,故制定本技术操作的标准性文件,以利于岭南特色针灸技术操作的规范,以及针灸同仁的学习与运用。特别鸣谢林国华教授为发蒙针法的总结与发展作出的重大贡献。
岭南特殊针灸技术操作规范:发蒙针法
1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发蒙针法的术语和定义、操作步骤与要求、注意事项与禁忌。
本文件适用于发蒙针法技术操作。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2346经穴名称与定位
GB/T21709.20针灸技术操作规范第20部分:毫针基本刺法
3定义
发蒙针法FamengAcupunctureMethod
毫针针刺听宫穴,并配合患者捏鼻鼓气,以治疗耳部疾病的特殊针刺技术。
4操作步骤与要求
4.1施术前准备
4.1.1针具选择
根据病情和患者体质选择不同型号(0.35mm×40mm~0.35mm×50mm)的一次性无菌针灸针。
4.1.2穴位选择与定位
选取听宫位,穴位定位应符合GB/T12346的规定。
4.1.3体位选择
选择患者舒适、术者便于操作的仰卧位。
4.1.4消毒
消毒应符合GB/T21709.20的要求。
4.2施术方法
4.2.1进针
嘱患者放松、张口,选用一次性使用无菌针灸针,紧贴下颌骨髁状突后缘缓慢进针,直刺深约38mm,以患者自觉有突破感和酸胀感,且针感传入内耳为佳。
4.2.2行针
按如下步骤操作:
A.患者准备:嘱患者轻轻闭口,一手紧捏鼻窍,做好屏息鼓气准备;
B.施术者捻针:施术者刺手持针,用拇指和
文档评论(0)